官名。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簡稱“運司”。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有的地方則設“鹽法道”,其長官為道員。這些官員往往兼都察院的鹽課御史銜,故又稱“巡鹽御史”。他們不僅管理鹽務,有的還兼為宮廷採辦貴重物品,偵察社會情況,是當時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辛亥革命後沿設,部分產鹽區並置運副,統轄各鹽場場長,1937年改為鹽務管理局。尊稱為鹽司。
官名。始置於元代,設於產鹽各省區。明清相沿,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簡稱“運司”。其下設有運同、運副、運判、提舉等官,有的地方則設“鹽法...
山東鹽司,管理山東食鹽產銷的機構。原置益都(今青州市)、濱州兩鹽司,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四月,合併為山東鹽司。 ...
(原台灣行政院財政部糧鹽司司長)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吳正(1906—1986),字一之,景寧外舍鄉人。...
運鹽司,中國古代朝廷的地方機構之一,在清朝,其上為都轉鹽運使司,為省州府建制下的分支鹽務機構,主管該地方之鹽法政令,司內設運副,主管業務。1910年代,清朝...
官署名。金朝置,掌管山東食鹽產銷。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四月,益都、濱州兩鹽司合併為山東鹽司,二十一年與滄州及山東各務並為海豐鹽使司。二十五年以後,產鹽...
湖南鹽業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7.1億元,總資產27.42億元,淨資產17.7億元,下轄湘澧鹽化司、湘衡鹽化、湖南晶鑫科技等子公司以及14家市級分公司、68家縣級分公司,...
四川省鹽業總公司是主營鹽的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及物流配送的省級大型國有企業,擁有覆蓋全省乃至西南地區的“川鹽連鎖” 行銷網路和現代物流配送體系,現已形成...
福建都轉運鹽使司糧驛道。鹽官名。清雍正元年(1723)以糧驛道兼理鹽法。三年復設運鹽司專理鹽法,糧驛道仍管理糧驛。四年裁運鹽司,以糧驛道為鹽驛道。 ...
陳椿(1293~1335),浙江天台人,元代下沙鹽場監司,他在任下沙鹽場鹽司期間,根據前人所作舊圖,增補而成了《熬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