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興化灣的海濱,從前凡是有曬鹽的地方,都有一座“鹽公廟”。廟裡神龕中有一尊肅穆可親的泥塑“鹽公”像。據說,他就是當地曬鹽人的祖先,名字叫陳茂勒。
基本介紹
- 主要成就:發現鹽
- 出生地:福建莆田東橋
在莆田東嶠海邊,有一個漁民叫陳茂勒。有一天,他在海邊捕魚,發現石窟里結著一層白白的東西,他抓了一些,放在嘴裡嘗嘗,嘿,味道不錯!他就裝了一魚簍,背回家去吃。
不久,這事被鄉親們知道了,陳茂勒就把那白粒子送給大家拿回去嘗嘗,果然用白粒子煮熟的東西特別好吃。沒多久,這新鮮事就一傳十,十傳百,鄉親們都來向陳茂勒討乞,陳茂勒原來扒回來的白粒子都送完了。一天,他又來到海邊,發現那塊扒過的石窟上,又有一層薄薄的白粒子。這是怎么來的呢?他作了多次觀察,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海水沾過石面,經風吹日曬才變成的。於是,他從家裡提來一隻桶,舀滿海水,帶回家中,倒在一塊石面上,經過幾天風吹日曬,又變成了白粒子。誰知,這件事很快傳到衙門裡去。剛好那時的皇帝下了一道聖旨,要各地官員進貢最好吃的東西,興化知縣認為這是升官的好機會來了,就下了命令,要陳茂勒帶這種白粒子去見皇帝。陳茂勒無法,只好帶著白粒子上京城去了。
皇帝在京城裡看了興化知縣的奏本,知道白粒子是天下第一好吃的東西,高興不得了,立刻召見陳茂勒。陳茂勒是個漁民,不知禮儀,見了皇帝,就把一包白粒子獻上去。饞嘴的皇帝,抓了一把就往嘴時塞,覺得味道不但不好,而且又苦又澀,皇帝一時火起,罵道:“你好大膽,敢進毒品來暗害寡!斬!斬!斬!”可憐陳茂勒就被皇帝宰了,連那個知縣也被革職為民。
原來,仙遊縣知縣進貢的是白沙糖。皇帝天天吃糖,吃得口膩了,齒掉了,腳酸手軟,滿身無力。有一次,御廚煮了一碗點心,送到皇帝面前。沒想到皇帝嘗了一口,高興地問廚師:“今天煮的東西很好吃,是用什麼料調味的呢?”廚師說,沒有什麼新料調味。皇帝不相信,派人監督廚師再煮。那廚師只好照辦。當他煮好了,端著上殿時,經過廚房橫樑,樑上有一滴水正好滴進碗裡。廚師抬頭一看,原來是以前陳茂勒獻的那包白粒子化的滷水。廚師想,皇帝今天吃得高興,看來正是這白粒子了。於是,廚師就把這件事如實向皇帝啟奏。皇帝再次試嘗,證實了陳茂勒那包白粒子是珍品。從此,皇帝常吃白粒子,病也逐漸好起來了。但是,無辜的陳茂勒卻被錯殺了!人們為紀念這位發現白粒子——食鹽的功臣,稱他為“鹽公”,並在海邊建了一座廟,叫“鹽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