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鳥縣城故址

鸞鳥縣城故址

1968年,永昌縣在修建西大河水庫時,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城遺址,其位置正好處於永昌縣西部草原大河壩灘上房寨子,即水庫西側高台地上,祁連雪峰之陰,南與鸞鳥山和鸞鳥溝口及平羌口以及古烽燧遙相呼應。西面是永昌縣域內的山丹軍馬場一場所在,北為兩半個峽峪谷,雲氣煙霞繚繞。新發現的這一古城遺址,東北距永昌縣城約70公里,城垣久經風化,由西北東南方向設定,南北長220米,東西寬120米,夯土版築,夯層厚8厘米-15厘米,殘高4米-6米。遺址有大量灰層和獸骨,出土文物有石白、陶罐、五銖錢、銅扣、鐵犁等大量漢代遺物。還有一片鐵鐘殘片,上有文字,鏽蝕嚴重不可辨。據文物考古部門專家鑑定,新發現的這座漢城遺址與大部分史書所記載的情況相吻合,故確定為漢鸞鳥縣故城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鸞鳥縣城故址
  • 地理位置:永昌縣城約70公里
  • 所處時代:漢代
  • 保護級別:省級
歷史記載,保護情況,

歷史記載

《方輿紀要》記載:“鸞鳥城在永昌衛西南,縣有鸞鳥山因以名縣。”《後漢書》記:“鸞鳥漢置”。清乾隆十一年至十四年編成的《五涼全志》記:“鸞鳥城在今永昌縣西南,遺址即今上房寨子。”清乾隆五十年《永昌縣誌》記:“鸞鳥城在縣西南一百二十公里,漢武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築其地,依鸞鳥山故名。今上房寨子即其遺址。”
大清一統志》記:“鸞鳥故城在今涼州府武威縣南。”歷史古籍上對涼州府所屬的鸞鳥縣和鸞鳥故城有兩種說法,一說在今永昌縣,一說在今武威縣,不知孰對。
明英宗天順六年(1462年),舉人嚴明曾賦詩《鸞鳥山懷古》一首,易證之。
萬仞摩天到眼頻
縣依山立並嶙峋
昆邪率眾知降漢
武帝開邊遠軼秦
雪嶺自升青海月
松風今度玉關春
高城低谷煙霞里
有鳥飛鳴五色新

保護情況

鸞鳥古城遺址於1981年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