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鸓
- 拼音:lěi
- 注音:ㄌㄟˇ
- 鄭碼 : KIKR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U:9E13,GBK:FB50
筆畫數:26,部首:鳥,筆順編號:25121251212512132511154444
是一種怪鳥,雙頭一身而四足,樣子像喜鵲,全身黑色,據說可以辟火,以後還有名之為 共命鳥的 ,見《西山經》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枏,其下多竹箭,其陽多黃金、玉,其陰多旄牛、麢、麝;其鳥多鸓,其狀如鵲,赤黑而兩首四足,可以御火。”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力軌切《集韻》魯水切,𠀤音壘。《說文》鸓,鼠形,飛走且乳之鳥也。一名鸓鼠,一名飛生,一名鼯䑕。《陶弘景曰》飛䑕狀如蝙蝠,大如鴟鵝,毛紫色,暗夜行。《李時珍曰》此物肉翅連尾,飛不能上,易至礧墜,故謂之鸓。
又《山海經》翠山,其鳥多鸓,其狀如鵲,赤黑而兩首四足,可以御火。《司馬相如·上林賦》蜼蠼飛鸓。《注》飛鸓䑕首,以其髥飛。
又《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𠀤音㶟。《廣雅》𪆱𩿀,飛鸓也。
又《集韻》盧回切,音雷。義同。
又《山海經》翠山,其鳥多鸓,其狀如鵲,赤黑而兩首四足,可以御火。《司馬相如·上林賦》蜼蠼飛鸓。《注》飛鸓䑕首,以其髥飛。
又《廣韻》力追切《集韻》倫追切,𠀤音㶟。《廣雅》𪆱𩿀,飛鸓也。
又《集韻》盧回切,音雷。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