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清乾隆末年前,屬通江縣。
道光二年(1822年),屬四川北道保寧府巴州太平鄉。後屬四川東道緩定府太平縣七鄉,始名鷹背場。
民國初屬太平縣六區,更名興隆場。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7月,建興隆鄉蘇維埃,屬紅勝縣蘇維埃石窩區。
1950年12月,建興隆鄉。
1958年10月,鄉改公社。
1966年4月,改名新勝公社。
1973年5月,復名興隆公社。
1981年1月,改名鷹背公社。
1983年3月,公社改鄉。
2018年12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鷹背鎮下轄興隆1個社區,鷹背、新恩嶺、蒙學堂、大埡口、瓦子坪、大板橋6個行政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4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鷹背鎮下轄1個社區:興隆社區;4個行政村:鷹背村、新恩嶺村、蒙學堂村、大埡口村,鎮人民政府駐鷹背街157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鷹背鎮地處萬源市境西南部,東接廟埡鄉、宣漢縣紅峰鄉,西連巴中市平昌縣望京鄉,北與平昌縣民主鄉接壤,南與宣漢縣風鳴鄉、巴中市平昌縣馬鞍鄉毗鄰,行政區域面積39.8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鷹背鎮地處大巴山南褶皺地帶,地勢南高北低;境內最低點位於萬家院河邊,海拔355.7米;最高點位於老鷹嘴,海拔1200米。
氣候
鷹背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4.8℃,無霜期年平均229天,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
水文
鷹背鎮境內河道屬渠江流域,主要河流燕爾河總長3.8千米。
自然災害
鷹背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霜雪、風災、地質滑坡等。
自然資源
2011年,鷹背鎮有耕地面積9719畝,林地2.9萬畝,林木覆蓋率68%。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鷹背鎮轄區總人口1023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91人,城鎮化率20.4%,另有流動人口752人。總人口中,男性5516人,占53.9%;女性4721人,占46.1%。
截至2017年末,鷹背鎮常住人口為7098人。
截至2018年末,鷹背鎮戶籍人口為10802人。
截至2019年末,鷹背鎮戶籍人口為10111人。
經濟
鷹背鎮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鷹背鎮生產糧食4944噸,其中水稻2727噸,玉米915噸,紅苕1246噸,蔬菜種植面積688畝,產量918噸。
鷹背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鷹背鎮生豬飼養量20300頭,年末存欄13100頭;牛飼養量870頭,年末存欄量530頭;羊飼養量5400隻,年末存欄2000隻;家禽飼養量2.7萬羽。
截至2011年末,鷹背鎮累計造林1.1萬畝,其中防護林6050畝,經濟林4330畝,竹林12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7.6萬株。2011年,鷹背鎮水果種植面積500畝。
2011年,鷹背鎮財政總收入251.5萬元,比上年增長0.6%。
2011年,鷹背鎮郵政業務收入1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鷹背鎮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126人,專任教師4人;有中國小1所,村小5所,在校生942人,專任教師48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鷹背鎮教育經費達303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03萬元,比上年增長4%。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鷹背鎮有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6個;有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8餘萬冊。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鷹背鎮有衛生院1個,病床8張;有專業衛生人員9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鷹背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750人次。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鷹背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戶,人數38人,支出7.5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163元,比上年增長15%;城市醫療救助15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06戶,人數566人,支出42.8萬元,比上年增長9%,月人均63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3人,支出11.3萬元。
截至2011年,鷹背鎮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3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654人,參保率33.8%。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鷹背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有電信代辦點1處;有固定電話用戶150戶,行動電話用戶2800戶。
交通運輸
鷹背鎮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2011年,客運總量12.8萬次,貨運總量286萬噸;鷹麻聯網公路1條,境內長13千米;鄉級道路1條,長12千米;村級道路6條,總長84千米。
歷史文化
鷹背鎮因遠望鷹背場鎮至四、五村交界處的鷹背粱,鄉域主區域恰似一隻翱翔藍天的雄鷹,故得名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