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屬

鷹屬

鷹屬(學名:Accipiter):是鷹形目、鷹科的一個屬。雌性往往比雄性大。體型大小範圍從體長20-64厘米,翼展39-127厘米,體重68-2,200克。這些鷹的特點是身材矯健,翅膀短而寬,圓形,尾巴長,有助於它們在飛行中靈活機動。它們具有加速、快速轉彎和快速停止的能力。羽毛多為灰色,褐色,黑色以及白色等。嘴彎曲而銳利,腳上有鉤爪,適合殺死,並撕碎獵物後吞食,為性情兇猛的食肉鳥。

棲息地,包括苔原、高山草甸、草原、森林、海岸、熱帶雨林、林地、農業、郊區甚至一些城市地區。它們也存在於大多數海拔高度,從海平面的沿海地區到山頂。大多數鷹類是晝行性(在白天活動)。它們使用視覺顯示,通常與發聲相結合,相互傳達信息。大多數鷹類動物單獨捕獵。通常,合作發生在配對或相關個體的群體之間。內食性的,食物包括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卵、兩棲動物、魚和許多不同的無脊椎動物。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每個大陸和大多數海洋島嶼上。除了最北端的北極苔原和最乾燥的沙漠。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活動,感官,獵捕,食物,分布範圍,下級分類,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法國動物學家馬圖林·雅克·布里森(Mathurin Jacques Brisson)於1760年引入了“Accipiter genus”(鷹屬)的概念,其模式種為雀鷹Accipiter nisus)。這個名字在拉丁語中是“鷹”的意思,來自“accipere”(抓)。
鷹屬是鷹科的一個猛禽屬。它有48種公認的物種,是其科中最具多樣性的屬。大多數物種被稱為蒼鷹或雀鷹,儘管幾乎所有新大陸物種(除了蒼鷹)都被簡單地稱為鷹。可以通過缺乏前喙突孔在解剖學上與其他的近屬區分開來。

形態特徵

鷹屬的物種被歸類為“真正的鷹”,其中體型最小的是非洲小雀鷹,雄性長20厘米,翼展39厘米,體重68克(約和知更鳥大小一樣);中型的是雞鷹(大約是烏鴉的大小),體長約27厘米,翼展52厘米,體重105克;到最大的蒼鷹,雌性體長64厘米,翼展127厘米,體重2,200克。這些鷹的特點是身材矯健,翅膀短而寬,圓形,尾巴長,有助於它們在飛行中靈活機動。它們已經進化出加速、快速轉彎和快速停止的能力,這在的森林地區捕捉獵物很重要。這些鷹有長腿和用來殺死獵物的長而鋒利的爪子,還有一張用來餵食的鋒利的鉤狀喙。雌性往往比雄性大。

棲息環境

該屬鳥類存在於大多數陸地棲息地,包括苔原、高山草甸、草原、森林、海岸、熱帶雨林、林地、農業、郊區甚至一些城市地區。它們也存在於大多數海拔高度,從海平面的沿海地區到山頂。在森林和林地中生活的鷹屬種類數量最多。許多猛禽物種依靠樹木築巢、棲息、棲息和狩獵。因此,與沒有樹木的棲息地相比,有樹木的棲息地通常可以支持更多的猛禽物種。

生活習性

活動

大多數鷹類是晝行性(在白天活動)。它們使用視覺顯示,通常與發聲相結合,相互傳達信息。在巢中,雄性和雌性以及父母和雛鳥之間會使用各種問候、懇求和乞求的姿勢和/或發聲來進行交流。
儘管鷹類在繁殖季節之外基本上是沉默的,但在繁殖期間,它們有時會通過電話相互交流。呼叫可用於發出飢餓信號、警報或位置、請求交配或在保衛領土或進行侵略性互動時使用。叫聲通常只在繁殖季節聽到,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很少聽到。

感官

鷹屬成員的視力是人類的4-8倍。這種視力使它們能夠從遠處發現獵物。例如,蒼鷹能夠在400米以外發現田鼠或蜥蜴。它們依賴其敏銳的視力來捕捉獵物,也使用聽覺來探測獵物,並被獵物的叫聲所吸引。

獵捕

鷹屬使用一系列狩獵技術,這取決於它們的獵物、棲息地和形態。較常見的狩獵方法是棲枝獵捕(perch-hunting)。這種方法對能量的要求更低,允許獵手發現不顯眼的獵物,並避免被獵物發現,直到它們降落在獵物上。盤旋和翱翔是在開闊棲息地捕獵的大翅鷹類所採用的技術。像棲枝獵捕一樣,這種技術可以讓鷹科發現不顯眼的獵物。
大多數鷹類動物單獨捕獵。通常,合作發生在配對或相關個體的群體之間。合作通常會提高狩獵成功率,並允許捕獲比單個個體所能完成的更大的獵物。例如,一群關係密切的栗翅鷹有時會一起工作,將長耳大野兔從掩體中衝出並在它們出現時抓住它們。這些鳥一起工作,捕捉到的獵物比它們單獨捕捉的要多,而且通常能夠捕捉到足夠的獵物來滿足整個群體的能量需求。
一旦它們捕獲了獵物,鷹類就會通過用爪子反覆刺穿來殺死獵物。獵物被整個吞下或用鋒利的鉤狀喙撕開。毛皮、羽毛和昆蟲外骨骼等難以消化的材料,如果被吞食,會以顆粒形式反流。

食物

鷹屬成員的獵物大多是內食性的:包括哺乳動物(從蝙蝠到羔羊)、爬行動物(包括蜥蜴和蛇)、鳥類和卵、兩棲動物、魚和許多不同的無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在世界各地的森林地區都有發現。它們生活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每個大陸和大多數海洋島嶼上。除了最北端的北極苔原和最乾燥的沙漠,它們棲息在所有主要的棲息地類型中。

下級分類

鷹屬(48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Accipiter albogularis
G. R. Gray, 1870
2
Accipiter badius
(J. F. Gmelin, 1788)
3
Accipiter bicolor
(Vieillot, 1817)
4
Accipiter brachyurus
(E. P. Ramsay, 1880)
5
Accipiter brevipes
(Severtzov, 1850)
6
Accipiter butleri
(Gurney, 1898)
7
Accipiter castanilius
Bonaparte, 1853
8
Accipiter cirrocephalus
(Vieillot, 1817)
9
Accipiter collaris
P. L. Sclater, 1860
10
Accipiter cooperii
(Bonaparte, 1828)
11
Accipiter erythrauchen
G. R. Gray, 1861
12
Accipiter erythropus
(Hartlaub, 1855)
13
Accipiter fasciatus
(Vigors & Horsfield, 1827)
14
Accipiter francesae
A. Smith, 1834
15
Accipiter gentilis
(Linnaeus, 1758)
16
Accipiter griseiceps
(Kaup, 1848)
17
Accipiter g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18
Accipiter gundlachi
Lawrence, 1860
19
Accipiter haplochrous
P. L. Sclater, 1859
20
Accipiter henicogrammus
(G. R. Gray, 1861)
21
Accipiter henstii
(Schlegel, 1873)
22
Accipiter hiogaster
(Müller, 1841)
23
Accipiter imitator
Hartert, 1926
24
Accipiter luteoschistaceus
Rothschild & Hartert, 1926
25
Accipiter madagascariensis
J. Verreaux, 1833
26
Accipiter melanochlamys
(Salvadori, 1876)
27
Accipiter melanoleucus
A. Smith, 1830
28
Accipiter meyerianus
(Sharpe, 1878)
29
Accipiter minullus
(Daudin, 1800)
30
Accipiter nanus
(W. Blasius, 1897)
31
Accipiter nisus
(Linnaeus, 1758)
32
Accipiter novaehollandiae
(J. F. Gmelin, 1788)
33
Accipiter ovampensis
Gurney, 1875
34
Accipiter poliocephalus
G. R. Gray, 1858
35
Accipiter poliogaster
(Temminck, 1824)
36
Accipiter princeps
Mayr, 1934
37
Accipiter rhodogaster
(Schlegel, 1862)
38
Accipiter rufitorques
(Peale, 1848)
39
Accipiter rufiventris
A. Smith, 1830
40
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 1821)
41
Accipiter striatus
Vieillot, 1808
42
Accipiter superciliosus
(Linnaeus, 1766)
43
Accipiter sylvestris
Wallace, 1864
44
Accipiter tachiro
(Daudin, 1800)
45
Accipiter toussenelii
(J. Verreaux, E. Verreaux & Des Murs, 1855)
46
Accipiter trinotatus
Bonaparte, 1850
47
Accipiter trivirgatus
(Temminck, 1824)
48
Accipiter virgatus
(Temminck, 1822)

繁殖方式

大多數鷹科動物是一夫一妻制,許多終生交配。並捍衛其巢穴周圍的領地。一對鷹類領地的大小以及它們保護其免受同種侵害的程度取決於物種和棲息地。一般來說,開放區域的物種比森林棲息的物種更能趕走入侵者,這可能是因為入侵者在森林棲息地更難被發現。所有的鷹類都築巢,雄鳥和雌鳥一起築巢。雄鳥將大部分築巢材料帶給雌鳥,雌鳥將其安排在築巢地點。每個繁殖季節築巢一次。它們用樹枝築巢,並用較軟的材料將它們排成一行,例如樹木的內部或外部樹皮。有些物種還用新鮮的綠葉或針葉樹針裝飾它們的巢穴。巢建在樹上、懸崖上,有時也建在地上。建造巢穴可能需要數周到數月的時間。雌鳥每個繁殖季節產1-3枚卵。雄鳥為雌鳥和雛鳥提供大部分食物。父母從孵化到孵化後的幾個星期餵養自己的雛鳥,當雛鳥非常小時,雌鳥會將食物撕成小塊,然後餵食。雌性在雛鳥生長階段的一半左右開始再次狩獵。雛鳥羽化後的數周內,父母會繼續給它們帶來食物,這使得雛鳥在有可靠食物來源的情況下可以練習飛行和狩獵。幼鳥在大約一個月大時開始離開巢穴。它們首先沿著樹枝或壁架跳出巢穴,然後在巢穴和附近的棲息處之間進行短暫的撲騰。直至幼鳥成功地尋找自己的天地,並在此之後不久離開巢穴。

保護現狀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2021年 ver3.1:
易危(VU)——7種;近危(NT)——7種;無危(LC)——34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