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翔莊功

鶴翔莊功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仿生動功,源於華佗“五禽戲”中鳥禽動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鶴翔莊功
  • 簡介:仿生動功
  • 創始者:華佗
  • 源於:五禽戲中鳥禽動作
內容簡介,功法操作,主治病症,注意事項,

內容簡介

鶴翔莊功是目前社會上較為流行的功法之一。本功法的特點是意識多隨動作而轉移。

功法操作

一、六方和合
1.預備功兩腳開立與肩寬,提起兩腳跟,外開20度,雙膝微屈,松肩,兩手自然下垂,松靜站立,舌舔上齶,口微閉,雙目平視,全身放鬆,運氣至丹田,然後引丹田氣經會陰穴沿督脈上升,至大椎穴,經兩肩、兩臂至兩手勞宮穴。
2。提翅翻轉手掌,使掌心向後,兩臂以肩為軸,以與肩等寬之距離,從體前緩慢揚起,待與肩平後,掌指上翹,掌心向前,掌的垂直方向與身體平行。用柔力向前收推上肢三次。提翅時意念在兩手勞宮穴,收推時,收的意念在雙肩,推的意念在兩手勞宮穴。
3.展翅松腕,兩臂向左右分開,成“一”字形,掌指上翹90度,掌心向外,用柔力向兩側收推三次。意念同提翅。
4.合翅兩手放平,成“一”字形,以肩為軸,兩臂放鬆,從體側緩慢下落,與身體成20度角時,轉掌心向後,手臂伸直,後推至45度,同時將腳跟慢慢提起,軀體微向前傾。合翅與後推意念均在兩手勞宮穴。
5.折翅兩手從體後向腋下畫弧。同時以小臂帶動手腕,以手腕帶動五指,從小指開始,依次向內旋轉,逐漸成爪形,再由腋下掏出,將手甩向前方,手要成小喇叭形,拇指要儘量封住勞宮穴,同時兩大臂在體側相夾,兩腳跟略用力拄地,兩膝微曲,轉腕折翅時,意念在十指,夾臂甩出時意念病氣從十指尖甩出、抖掉。
6.捧氣貫頂十指放鬆,雙手與肩等寬,向前平伸,捧氣億球,從體前緩慢托起,將氣貫入百會。張臂開胸,手腕放鬆,手、臂、肩成六邊形,略停片刻。捧氣意念勞宮,貫頂意入百會穴。
7.通天合陽兩手十指在頭頂交叉,翻掌使掌心向上,以勁椎為軸,左右鬆動雙肩;然後以胸椎為軸,左右鬆動雙肩,上拔胸椎部;最後以腰椎為軸,左右鬆動雙肩,上下伸腰椎。意念隨動作而守相應部位。
8.通地合陰掌心向上,兩臂伸直,同時兩腿直立。以腰為軸,兩臂夾頭緩緩下落,在兩腳前正中部作第一次通地合陰,松腰。在左腳前作第二次通地合陰,松腰。在右腳前作第三次通地合陰,松腰。夾頭下俯及第一次通地合陰意守勞宮穴併入地,第二、三次則l由湧泉入地。
9.繞手抱球重心移向右腳,同時分開兩手,掌指伸展,左手置身前中間位置,右手以左手為圓心,向左畫弧,繞至身體左前方,右手縱向,左手橫向,右內勞宮對準左外勞宮穴後,左手掌心向上,右手上提使兩內勞宮相對,在丹田前部如抱一球,同時腰部漸直起。意守勞宮穴。
10.左、右回氣左回氣:左腳從左前方邁出,腳尖先著地,成左小弓步,右膝伸直,同時兩手押氣。右手下行至右外側,掌指放鬆,微曲,掌心斜向內成45度角,左手畫弧上行至左前上方,掌心平眼,以眼視掌片刻,左手從頭頂方向內收,並貫氣至百會,左手拇指張開,沿左耳經身體左前側外導內行,將氣導入下丹田。右回氣操作同左回氣,但方向相反。
11.收功右手外導平臍時,右腳根外轉約45度,將重心移向右腳,左手翻掌與右手平,然後分別向左、右各約45度方向外推,同時尾閭成似坐非坐狀,上身正直,含胸拔背,兩腳平行站立。翻掌內收,指尖斜向在丹田前攏氣抱球。松肩提肛,兩手向小腹收攏,再經兩胯沿體外側自然放下,同時兩腿直立。意守丹田。
1.預備功同一預備功動作。
2.提翅同一提翅動作,但兩掌心相對。
3.展翅掌心向下,食、中指併攏,其它三指彎曲後成為劍指,兩臂左右伸開成“一”字形。意念勞宮和劍指。
4.通臂以頸椎為軸,先以左肩帶左肘,左肘帶左腕向頸椎方向內收,使左小臂與水平線夾角成45度時為止,然後再以同法收右臂。在收右臂時,左肩以內力推動肘至腕至劍指向外點出,如此右收左點,左收右點,重複3次後成“一”字形。最後劍指為“丹頂指”,稍停片刻。意守大椎穴和劍指端。
5.觀天伸開五指,掌心向下,身體稍前傾,腳跟提起,上身後仰,軀體成弓形,兩膝不得彎曲;同時翻掌心向上,如抱球狀,盡力擴胸,兩臂上抬成弧形,仰頭觀天。
6.合翅軀體逐漸恢復後仰前姿勢,腳跟仍上提,兩臂緩緩下落與體側成20度左右夾角。
7.折翅同“一、”中“折翅”動作。
8.雙回氣十指放鬆,雙臂向前平伸與肩等寬,狀如抱球,從體前慢慢托起,貫入天目。張臂開胸,掌心向下,指尖相對,外導內行,將氣導入丹田,捧氣意守勞宮,貫天目守天目,導氣則意想丹田。
9.攏氣入胸兩手在下丹田前左右分開,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左前約45度方向邁出,成弓箭步。同時兩臂展開成“一”字形,轉掌心向下為向前,五指自然併攏成凹掌,上體右轉90度,同時左手攏氣入右胸,上體再左轉約90度,同時右手攏氣入左胸,兩小臂交叉於胸前,沉肩垂肘。
10.柱地通天左手下抽,上托右肘,左手沿小臂斜向分手押氣,左掌在百會上,掌心向上,右手撤至尾閭下方,掌心向下,兩手外勞宮穴相對,上身直立。意守勞宮穴。
11.攏氣入胸重心移向左腳,右腳以腳尖為軸,腳跟內轉,再將重心放在右腳,左腳以腳尖為軸,腳跟外展,轉體約180度,成弓箭步。轉體時左手向下,右手向上,兩臂成“一”字形,轉掌心向前,上體左轉90度,右手攏氣入胸中,上體再右轉90度,左手攏氣入右胸,兩手臂交叉於胸前,沉肩垂肘。
12.柱地通天同“10.”。
13.收功身體重心移向右腳,左腳跟內轉,然後重心左移,右腳緩慢劃弧收回,保持上身直立。兩手鬆開凹掌,右手向下,左手向上,指尖斜相對,丹田前攏氣抱球,松肩、提肛,兩手向小腹攏氣,經兩胯沿體側自然放下,兩腿直立。
三、鶴首通關
1.預備式同一預備功動作,但引氣至承漿。
2.引頸以頸為軸,下頦似鶴嘴,向斜下45度方向點出,畫弧後收,百會向上,兩腿微蹲,如此重複3次,腿下蹲3次,但不超過腳尖,前點時意念承漿,後收在大椎穴。
3.搖頭以頸椎為軸,幅度由大到小,速度由慢到快的左右擺頭六次,軀體隨擺動逐漸恢復站立位。
4.雙回氣同“二、”中“雙回氣”動作。
5.分手理氣兩手行至臍下後,指尖漸轉向下,掌心向外,沿體側繞至兩腎俞穴處,這時兩手背正對腎俞部,意念入腎俞。
6.松腰轉胯放鬆腰關節,先順時針轉3周,再逆時針轉3周,意守命門。
7.四轉膝兩拇指壓在勞宮穴,兩手沿背至臀部,經體側到體前手臂上抬與臍平,同時身體下蹲,兩掌心壓在髕骨上沿,鬆開拇指。兩膝靠攏,大腿部略與地平行,先順時針轉3周,再逆時針轉3周,然後兩膝分別由前向後轉3周,再由後向前轉3周,兩手壓髕骨時意守勞宮,轉膝時守膝。
8.氣通關以勞宮為軸,手內轉分開扶膝內側,拇指扣住血海穴,上身始終正立,連續蹲、起3次,然後恢復預備式。
9.雙回氣同“二、”中“雙回氣”動作。
10.收功同“一、”中“收功”動作。
四、仙鶴點水
1.預備式同“一、”中“預備功”動作。
2.雙回氣同“二、”中“雙回氣”動作。
3.提翅點水兩手于丹田處自然分開,掌心向下,兩臂以肩為軸,與肩等寬距離緩慢上提與肩平,同時抬起左腿,小腿與地垂直,抬到腳離地lOcm即止,然後上身保持直立,左下肢姿勢不變,用左腳尖點地3次。點地時,以肩帶動兩臂緩慢下落,上起時,兩臂又慢慢揚起,手的點不下臍,手的起應不過眉。提翅點水時,意守在勞宮穴和左湧泉穴。
4.鶴步通臂兩臂微收,向左右展開成“一”字形,然後陰掌變劍指,左腳緩慢提起,邁步畫弧,至腿伸直後左腳跟在右腳前15cm處落地。然後重心移至左腳,右腿上提,腳心向後,趾尖向下,在左腳後約5cm提起高約10cm。以頸椎為軸,左右通臂3次,劍指變丹指,動作同二中通臂。意守勞宮、湧泉和劍指部。
5.展翅點水丹指變陰掌點水3次。意守勞宮、右湧泉穴。
6.提翅點水臂緩慢下落使之與腋成20度夾角,右腿保持通臂時姿勢,掌心向下。動作同“3.”,僅方向相反。
7.鶴步通臂動作同4鶴步通臂,但方向相反。
8.丹指變陰掌,點水3次。動作同鶴步通臂,但方向相反。點水後,左腳向左側跨出半步,同時兩臂伸平,從身體兩側緩慢下落與腋成20度夾角。
9.雙回氣 同“二、”中“雙回氣”動作。
10.收功同“一、”中“收功”動作。
五、混元歸一
1.預備式同“一、”中“預備功”動作。
2.雙回氣同“二、”中“雙回氣”動作。
3.左右調整兩腳原地不動,上體左轉90度,頭約左轉180度,目向左肩方向平視。轉體的同時,左手繞至身後,手背輕拍命門穴,右手經胸前向上抬起,掌心向上平放於右肩上,指尖向後,掌指微曲,拇指根上托,防止勞宮穴對耳,大臂緊貼右肋。兩腳原地不動,上體右轉180度,頭部轉360度,目向右肩方向平視,動作同左轉。左右各轉體3次後恢復預備式。
4.足運陰陽兩手拇指向後叉腰,左大腿抬至與水平約成45度,小腿與地垂直,左腳尖繃直並踢出,然後左腳尖上翹,小腿微收,用腳跟著力沿前下約45度方向蹬出。以左踝為軸,用左腳尖畫圓先外後內各轉3周,然後左腳恢復提起時姿勢,再放下左腳。接著依前動作提右腿分別上翹,蹬足、畫圓,兩腿如此各作3次。
5.混元歸一.兩臂從身前緩慢揚起,左手略低肩,右手與肩平,右大臂與右肩成水平直角,掌心向前斜成45度。以腰為軸向上至右、至下、至左轉3周,然後反向轉3周,接著兩手自然垂向身體兩側。意守十指。
6.雙回氣同“二、”中“雙回氣”動作。
7.收功同“一、”中“收功”動作。

主治病症

對慢性胃腸疾病、習慣性便秘、支氣管病、肺氣腫、腰腿痛、神經性頭痛、前列腺炎、心腦血管病、矽肺、糖尿病等有顯著療效,對B型肝炎和癌症也有顯著效果。

注意事項

1.功中所採用的呼吸主要是自然呼吸或配合動作作適當調濟呼吸。
2.意念在練功開始及收功時,主要集中在下丹田或引氣下行,功中意識多隨動作轉移。
3.本功所採用的姿勢主要是立式,且有部分人會出現自發動功,故在選擇場地時要注意安全。
4.練功的一般注意點同其它功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