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腳木皮

鴨腳木皮

鴨腳木皮,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鵝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Harms的根皮、莖皮。分布於福建、台灣、廣西、廣東、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表,祛風除濕,舒筋活絡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燙傷,無名腫毒,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鴨腳木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傘形目
  • :五加科
  • :鵝掌柴屬
  • :鵝掌柴
  • 分布區域:福建、台灣、廣西、廣東、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可采
  • 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別名

西加皮、鴨腳皮、鴨腳木、鴨腳羅傘、九節牛、小葉鴨腳木、漢桃樹、七葉蓮、 江木母、腳母樹、鴨麻瓜、鴨母有

入藥部位

根皮、莖皮。

性味

味辛、苦,性涼。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熱解表,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主治

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燙傷,無名腫毒,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

相關配伍

1、治勞倦骨痛:鴨腳樹皮15g,桑枝30g,細葉口根藤15g。水煎服。(《新會草藥》)
2、治骨折:鴨腳木皮60g,冷飯糰根60g,生雞1隻。共搗爛,將骨復位後,用杉木皮和藥夾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3、治紅白痢疾:鴨腳木皮,去外皮,洗淨,一蒸一曬。每用120g。煎服。(《嶺南草藥志》)
4、治纏身蛇(帶狀皰疹):用鴨腳木皮煎水洗之。(《嶺南草藥志》)
5、治食木薯中毒:鴨腳木皮250g。水煎濃液服之以後,繼服生油30-60g。(《嶺南草藥志》)
6、治乳癌:散血丹、鴨腳樹根皮、還魂草、早糯米,共搗爛敷。(《嶺南草藥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使用注意

《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虛寒者及孕婦忌服。”

採集加工

根、根皮全年可采。根洗淨,切片,曬乾;根皮洗淨,蒸透,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高2-15m,胸徑可達30cm以上;小枝粗壯,乾時有皺紋,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不久毛漸脫稀。葉有小葉6-9,最多至11;葉柄長15-30cm,疏生星狀短柔毛或無毛;小葉片紙質至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稀橢圓狀披針形,長9-17cm,寬3-5cm,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後毛漸脫落,除下面沿中脈和脈腋間外均無毛,或全部無毛,先端急尖或短漸尖,稀圓形,基部漸狹,楔形或鈍形,邊緣全緣,但在幼樹時常有鋸齒或羽狀分裂,側脈7-10對,下面微隆起,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1.5-5cm,中央的較長,兩側的較短,疏生星狀短柔毛至無毛。圓錐花序頂生,長20-30cm,主軸和分枝幼時密生星狀短柔毛,後毛漸脫稀;分枝斜生,有總狀排列的傘形花序幾個至十幾個,間或有單生花1-2;傘形花序有花10-15朵;總花梗纖細,長1-2cm,有星狀短柔毛;花梗長4-5mm,有星狀短柔毛;小苞片小,宿存;花白色;萼長約2.5mm,幼時有星狀短柔毛,後變無毛,邊緣近全緣或有5-6小齒;花瓣5-6,開花時反曲,無毛;雄蕊5-6,比花瓣略長;子房5-7室,稀9-10室;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狀;花盤平坦。果實球形,黑色,直徑約5mm,有不明顯的棱;宿存花柱很粗短,長1mm或稍短;柱頭頭狀。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常綠闊葉林中或向陽山坡。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樹皮呈捲筒狀或不規則板塊狀,長30-50cm,厚2-8mm。外表面灰白色或暗灰色,粗糙,常有地衣斑,具類圓形或橫向長圓形皮孔。內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具細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纖維性。氣微香,味苦、澀。
以皮薄、均勻、捲筒狀者為佳。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抗炎作用。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酒病,洗爛腳,敷跌打,十蒸九曬,浸酒祛風。”
2、《嶺南採藥錄》:“治斑痧毒,以之水煎服。”
3、《嶺南草藥志》:“除濕舒筋活絡,清腸胃酒食積滯。治紅白痢疾,食木薯中毒。”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治流感發熱,咽喉腫痛,風濕骨痛,跌打瘀積腫痛。”
5、《廣西中草藥》:“活血祛瘀,清熱。治風濕,跌打,燒傷。”
6、《台灣藥用植物志》:“利尿,燒之成灰,可治水腫。”
7、《福建藥物志》:“治急性淋巴腺炎,睪丸炎,濕疹,燙傷,無名腫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