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羽鎮白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鳳羽鎮白族傳統文化保護區,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文化空間,雲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羽鎮白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 項目名稱:鳳羽鎮白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文化空間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
  • 所屬國家:中國
  • 類型:文化保護區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鳳羽鎮位於洱源縣城西南部,全鎮國土面積209平方公里。鳳羽鎮共轄9個村民委員會,43個自然村,121個村民小組。境內有白、漢、回、傣、彝等10個民族,總人口1305人,其中白族人口占98.1%,是大理州白族比例最多的鄉鎮之一。鳳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勤勞智慧的鳳羽人民在此創造了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文化,俗稱有“文墨之鄉”、“耕讀之鄉”、“白族之鄉”、“硯台之鄉”。 羅山巍巍,鳳水秀秀,千年古鎮,古蹟富集,白族文明,源遠流長。在洱海的源頭,蒼山雲弄峰北面,有一個聞名遐邇的白族古鎮——鳳羽。鳳羽因“鳳歿於此,羽化而成”得名。

歷史淵源

據傳,鳳羽古為澤國,有許多文物和實物佐證。後來,水退人進,鳳羽得以開發。鳳羽置縣始於南詔時期,大理國承襲南詔出土的培葬品建制,設鳳羽郡。元明時期仍置鳳羽縣,明時屬鄧川州,後又並浪穹縣(今洱源縣),隨後明廢鳳羽縣改設土巡檢司,首任土司為尹勝。據載他是鄧川大邑里人,元末為木邦府判官。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軍攻克大理後歸附。後隨明軍攻打守佛光寨(一女關)的元朝將領普顏篤。尹勝在戰鬥中立了功,被奏明朝後授尹勝為“將佐仕郎浪穹縣鳳羽土巡檢”,傳19世,如今土司衙門遺蹟尚存,人事已非。民國二年(1913年)鳳羽歸屬洱源縣。建國後,鳳羽一直是洱源縣的一個鄉(區、公社),1999年撒鄉建鎮,建制為鳳羽鎮。

基本內容

鳳羽主要以農業、畜牧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交通便利,礦藏資源豐富,有鉛、鋅、銅、鐵、硅藻土等資源。自然景觀優美,有“百鳥朝鳳”的鳥吊山、白石江瀑布、徐霞客游過的清源洞。宗教信仰也比較盛行,有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三教宮,有鶴林寺、帝釋山寺觀群、靈鷲寺、積慶寺、玉皇閣、武廟、魁閣等。有很多鎮災驅邪的塔,其中有鎮風塔、鎮水塔、鎮蝗塔、文筆塔、渚安塔、留佛雙塔等。境內民風民俗淳樸,白族的一些民俗仍在那裡流傳。如:婚喪習俗、建房習俗、本主崇拜等,那裡的建築非常地道,有典型的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疊水的大門,有長19.5米,厚1.4米,高8.6米的中和大照壁。服飾方面有嬰兒裹被、鳳凰帽、鳳尾鞋、男女傳統服飾代代相傳。在飲食方面,有涼粉、涼蝦、鳳羽小白糖,鳳羽源勝玉翠茶也比較馳名。工藝品鳳羽硯台更是馳名海內外。 民間文學非常豐富,有神話傳說《白王莊》、《十分水》、《洗子塘》、《御花園》、《獻龍珠》、《白族鳳凰雞》、《白鶴還巢》、《墨相文明》等,有以三弦伴奏的白族調,也有《田家樂》、《鬧春王正月》的農耕文化,更有板凳戲、吹吹腔、霸王鞭等曲藝戲劇。鳳羽是一塊山明水秀、四面環山的小盆地,地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全鎮國土面積209平方公里,海拔2100—3910米。鎮境內河流眾多,水資源十分豐富,常年水流量達1.2億立方米,屬瀾滄江水系,是高原明珠洱海的重要水源地。當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中,是自然原生態和白族傳統建築風貌保存較為完整的鄉鎮。鳳羽屬亞熱帶高原山地氣候,乾濕分明,年平均氣溫13℃,最低月平均氣溫5℃,最高月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750㎜,常年主導為西南風。鳳羽經濟以農業為主,常年種植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啤大麥、蠶豆等,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大蒜等,其它還有黑麥草、蔬菜、苦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