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振粗螯蛛,新種

鳳振粗螯蛛,新種(Pachygnatha fengzhen Zhu,Song et Zhang,sp.nov.)是肖蛸科粗螯蛛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振粗螯蛛,新種
  • :肖蛸科
  • :粗螯蛛屬
  • 命名者及年代:Pachygnatha fengzhen Zhu,Song et Zhang,sp.nov.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正模:♀,副模:2♀♀1♂,湖北房縣(32°00′N,101°42′E),2001年9月26日,朱明生、張俊霞、吳琛、張志升、楊晉字采;1♂,貴州梵淨山(27°54′N,108°48′E),1985年6月24日,朱傳典采;3♀♀3♂♂,湖北神農架(31°42′N,110°36′E),1986年7月30日,高久春采。
雌蛛體長2.75~3.06。正模體長3.06:頭胸部長1.46,寬0.85;腹部長1.46,寬0.88。背甲梭形,褐色,中窩具一窄的黑褐色縱帶,兩側緣和頸溝黑褐色。背甲的中央、頸溝和兩側緣具很多小凹坑。兩眼列均後凹,前眼列稍寬於後眼列。前中側眼間距等於前中眼間距(0.10:0.10);後中眼間距稍大於後中側眼間距(0.13:0.10);前後側眼相接。中眼域正方形,隆起,較頭部後端高,長0.28,前邊寬0.28,後邊寬0.28。前中眼>後中眼>前側眼=後側眼(0.10:0.09:0.08:0.08)。額高0.20,為前中眼直徑的2倍。螯肢大,暗褐色;前齒堤有5齒,呈櫛狀排列;後齒堤有4齒,第1齒大,位於螯牙的基部,第2齒位於螯肢遠端約1/3處。顎葉褐色,遠端最窄。下唇和胸板黑褐色。下唇寬大於長。胸板具很多小圓坑,並包圍步足基節。步足黃褐色,無刺和大的剛毛。腿節Ⅰ、Ⅱ各具2根聽毛,腿節Ⅳ具1根聽毛,腿節Ⅲ無聽毛;脛節具2列5根聽毛;後跗節Ⅰ~Ⅲ在近中部各具1根聽毛,後跗節Ⅳ無聽毛。跗節器較大,跗節Ⅰ、Ⅱ的跗節器位於端半部的基部,跗節Ⅲ、Ⅳ的跗節器位於中部1/2處。步足測量:Ⅰ
5.76(1.54+1.97+1.43十0.82), Ⅱ5.06 (1.43+1.73+1.22十0.68), Ⅲ 2.90(0.89十0.99+0.71+0.31), Ⅳ4.18(1.26十1.36十1.02+0.54)。足式: 1,2,4,3。腹部球形,背面和側面均有銀白色鱗斑。背面具一較大的黑色葉狀斑,該斑內中央的兩側各有4個黑色斑點,後端具3條橫向的細紋。腹部腹面淺黑褐色,生殖孔至紡器之間具一大的“U”字形銀白色斑, “U”形斑的兩側有3條黑褐色縱條紋。納精囊一對,呈橫向的“6”字形。
雄蛛體長2.82~2.96。一雄蛛體長2.96:頭胸部長1.46,寬0.85;腹部長1.46,寬1.26。背甲、腹部的顏色和斑紋以及眼的排列與雌蛛相似。螯肢相對大,具婚距;前齒堤有5齒,間距大致相等,呈櫛狀排列;後齒堤有4齒,第1齒最大,最後1齒最小,第1齒與第2齒的間距大於第2齒與第3齒的間距。步足較雌蛛的細長。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1.91(0.65+0.20十0.31十0.75);步足Ⅰ6.56(1.77+2.28+1.63十0.88),Ⅱ5.71 (1.63十1.97+1.36+0.75), Ⅲ3.42(1.02十1.16+0.75+0.49), Ⅳ4.56(1.36+1.53十1.09十0.58)。足式同雌蛛。觸肢器的盾板卵圓形,引導器具3個扭曲,頂部呈三角形,副跗舟近端半部加寬,頂端彎曲成鉤狀。
鑑別特徵:本新種的形態近似於柔弱粗螯蛛 P.tenera,但雌蛛和雄蛛的螯肢前齒堤均有5齒,而後者有3齒;雄蛛觸肢器的引導器近頂部有一小鉤,副跗舟頂部細,呈鉤狀,而不同於後者。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湖北、貴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