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跳蟲

鱗跳蟲

鱗跳蟲是在野外可以看到的一類較大的跳蟲,常見的一些種類長度可以達到10mm左右;鱗跳蟲身體上的鱗片有明顯的突起或有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鱗跳蟲,鱗䖴
  • 外文名:Tomoceridae
  • :彈尾綱
  • :長角䖴目
  • :鱗䖴科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

基本信息

中文名:鱗䖴
分 類: 鱗䖴科 Tomoceridae,長角䖴目Entomobryomorpha,彈尾綱 Collembola。

形態特徵

鱗跳蟲屬中到大型的地表種類,多見於樹皮下、石下、落葉層中,也有些種類發現於洞穴中。
跳蟲(Springtail)是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中的類群之一,個體微小,又稱為彈尾蟲。目前,世界上已知種類多達8 000餘種,我國紀錄種類約為600種。彈尾蟲的拉丁學名(Collembola)由2個部分組成:Colle(=glue膠水),embolon(=piston像活塞一樣),這主要是指它的腹部第1節腹面中央有1個突起,像活塞一樣起到分泌液體及粘著的作用。鱗跳蟲,是彈尾蟲中易於識別的類群,它們分布廣泛。在我國,從海拔120~4 800 m均有分布。通常在比較原始的森林中可以採到,而在被開墾過的地區或受污染的土壤中種類及數量相對較少,甚至很難採到。因此,鱗跳蟲可作為監測環境的指示生物。鱗跳蟲是彈尾蟲中個頭比較大的類群,具有明顯的外部特徵:它們體被層層鱗片,好似一層“鎧甲”披掛在身。其拉丁學名Tomoceridae由tomo(分割、分段的)和ceri(觸鬚、觸角)兩個詞根構成,意指該類群觸角第三、四節分環狀亞節的形態特徵。此外,在彈器的齒節處具有特殊的齒節刺(dental spines),這是鱗跳蟲最重要的鑑別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