鰓膜(branchial membrane)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鰓膜
- 外文名:branchial membrane
- 所屬學科:組織學與胚胎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鰓膜(branchial membrane)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
鰓膜(branchial membrane)是2014年公布的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定義鰓溝底壁的外胚層、咽囊頂壁的內胚層及其之間的少量間充質構成的薄膜。出處《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第二版。1...
鰓蓋膜 指魚在鰓蓋的後緣有一游離的薄膜,稱為鰓蓋膜。 鰓蓋膜在頭部腹面是否與峽部相連為淡水魚分類依據。。
頸部鰓原性囊腫切除術適用於:一經確診,應儘早切除。4歲以下兒童可適當推遲手術期。相關解剖 胚胎第4周,人胚頭部兩側形成6對鰓弓,相鄰兩鰓弓之間的外胚層內陷為溝,即鰓溝,與每一鰓溝相對應的內胚層外突呈囊狀,稱咽囊,鰓溝、咽囊各5對,鰓溝底的外胚層與咽囊頂的內胚層緊緊相貼,構成鰓膜。鰓弓、...
有的種類外套小,不能完全掩蓋鰓和足部;有的種類外套寬,能掩蓋鰓和足部。腹足大,後端通常有足腺。鰓呈櫛狀,位於體右側,有鰓膜附於體壁,後端游離。雌、雄生殖孔彼此靠近,通常有3個葉片狀物保護。分布範圍 該屬動物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生活習性 該屬動物屬於海生貝類。生活於溫帶、熱帶...
鰓孔小,側中位,位於胸鰭基底前方,弧形,垂直狀,長等於或稍大於眼徑。鰓膜黑色。頭、體除吻端、鰓孔周圍和尾柄後半部外,密被細刺,腹部細刺較背部刺大。側線明顯,側上位,背側支伸達在鰓孔上方分出一項背支;向前伸延,彎曲,到達眼眶支後端,與此相連;背側支向後伸出,在背鰭下方向下彎曲,而後...
松江鱸是鮋形目杜父魚科松江鱸屬魚類。成魚通體前部平扁狀,中部接近圓筒形,向後部逐漸變細側扁;頭大,寬而平扁;口寬大,端位;吻寬而圓鈍,上頜骨伸達眼睛後緣下方;眼小,上側位;鰓孔寬大,鰓膜連線於峽部;前鰓蓋骨具4棘。通體灰黑色,成年期漸變為黃褐色,繁殖期體色鮮艷,其鰓蓋、鰭基橘紅色;...
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是輻鰭魚綱下的一目。古老的大型魚類。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及北極海水系、密西西比河、黑海、裏海。動物學史 現存鱘科有4屬27種。中國有2屬:鰉屬鰓膜互連且游離,有2種,中國有1種。鱘屬鰓膜連鰓峽,分離,約有19種,中國有6種。現存匙吻鱘科僅有2屬2種,匙吻鱘...
帶紋條鰨(學名:Zebrias zebra)是鰨科、條鰨屬魚類。體長橢圓形,甚側扁;兩眼均位頭之右側,兩眼相鄰,無黑褐短觸鬚,眼間隔處有鱗片。前鼻管單一,達下眼前緣之後。口小;吻圓鈍;上下頜眼側無齒,盲側具絨毛狀細齒;齶骨無齒。鰓膜與峽部分離。體兩側皆被櫛鱗;側線單一,幾成直線,側線被圓鱗。背鰭...
蟲紋東方魨(學名:Takifugu vermicularis)是魨科、東方魨屬的一種魚類。一般體長150~250毫米,大的可達300毫米。體亞圓筒錐形,頭胸部粗圓,微側扁,軀幹後部漸細。體側下緣各側有一縱行皮褶。頭中大,短粗,鈍圓,頭長顯著短於鰓孔至背鰭起點距長。鰓膜白色。頭部、體背和腹面均光滑無刺,亦無疣狀皮質...
鰓孔中大,側中位,弧斜形,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鰓膜白色。體背面自鼻孔至背鰭起點,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門稍前方和鰓孔前方均被小刺,吻側、鰓孔後部體側面和尾柄光滑無刺。側線發達,背側支側上位;向前與眼眶支相連;前方在吻上方,形成吻背支;眼眶支後端下方向下垂直形成頭側支;在鰓孔上方背側支的左右橫支...
鰓孔大,鰓膜後緣尖。體表光滑無鱗。棲息於江河中下層,有時進入大型湖泊。白鱘是長江中僅次於中華鱘的大型古老魚類,長可達二三米以上。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白鱘分布區逐漸縮小,數量逐年減少,個體越來越小。在中國文化中歷經千年的鮪被科學認知其實僅僅只有160年的歷史,其命名者是德國動物學家——愛德華·馮·馬...
日本須鰨(學名:Paraplagusia japonica )是舌鰨科、須鰨屬魚類。體長舌形;兩眼均位於左側,兩眼分開。口下位,口裂顯著成鉤狀彎曲;口角緣近鰓蓋後緣,上頜向後達下眼下方;眼側唇緣具觸鬚或穗狀物;眼側無齒,盲側具細小絨毛狀齒;鋤骨與齶骨無齒。鰓膜與峽部分離。眼間隔處具鱗片;眼側被櫛鱗,盲側被...
歐洲鰉是鱘形目鱘科鰉屬魚類。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長占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吻端錐形,兩側邊緣圓形,頭部有噴水孔;嘴大,呈星月形,開口向前,吻須扁平,左右鰓膜相互連線;吻須呈葉狀,身體最高點不在第一背骨板處,無背鰭後骨板。背部和體側呈灰色,有時黑色,向下逐漸轉為白色;腹部白色,吻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