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轉遺址

鯰魚轉遺址

鯰魚轉遺址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在周田鎮西南面一處山崗的頂部與南坡,東臨湞江。年代為商時期。遺址面積約兩萬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鯰魚轉遺址
  • 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
  • 遺址面積:約兩萬平方米
  • 發現:1959年
概述,發現,文物,

概述

鯰魚轉遺址1962年7月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

鯰魚轉遺址於1959年發現,1960年發掘90多平方米。
鯰魚轉遺址位於曲江縣周田鎮西南的鰓魚轉山上,故名。該山東北有偵江河自北向南流過,由於河流長期切割,形成一峭壁,山頂距現在河水水面約30米左右,遺址的東西為偵江河沖積形成的開闊地,西、北、南三面是連綿不斷的低矮山崗.遺址主要分布在山頂的東部和中部,地表尚可採集到文化遺物。從其所處的地理環境觀察,給魚轉遺址為一處河旁的山崗遺址。 1959年,廣東省及韶關市文物工作者在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該遺址。

文物

1960年,由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華南師範學院歷史系共同組成的韶關地區文物調查發掘隊對包括給魚轉遺址在內的三處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發掘面積九十四平方米,清理出土了包括房墓、窖穴等遺蹟、遺物,並發掘出相互登壓的兩個文化層。一九九七年三月間,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曲江縣博物館對蛤魚轉遺址進行了複查,採集到一批陶器、石器等遺物,介紹如下: 給魚轉遺址採集的陶器均為碎片,數量不多。有夾砂陶、泥質陶兩類,器物均為手制,火候普遍低,僅少許泥質陶火候較高。夾砂陶中灰色居多,亦見少許紅褐及橙黃色者,泥質陶有橙紅、橙黃、灰等色,夾砂陶器之胎均腳有粗大的石英砂粒,胎表、裡面及斷面均可見。
出土陶器有罐、圜底釜、豆、圈足盤、器座、紡輪等。紋飾有繩紋、籃紋、曲折紋、方格紋、漩渦紋等。石器有斧、有段錛、梯形錛、鑿、戈、矛、鏃、環、礪石等,有一些是半成品,說明這裡也是製作石器的場所。遺物特徵表明與石峽遺址第三期文化基本相同,屬同一個考古學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