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第二版)

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第二版)

《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第二版)》是201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品越。

基本介紹

  • 書名:鮮活的資本論——從《資本論》到中國道路(第二版)
  • 作者:魯品越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07月01日
  • 頁數:522 頁
  • ISBN:9787208137851A.10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將哲學靈魂與經濟學理論融為一體、《資本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融為一體、理論與當代鮮活的實踐融為一體,由此呈現對《資本論》的全新的鮮活的話語解釋系統。主要學術貢獻是:第一,揭示了《資本論》的主線是紮根於勞動二重性的社會經濟雙層結構:深層的市場權力結構和表層的自然物質結構,從而使社會歷史過程成為自然史過程。第二,分析了資本推動生產發展的巨大動力作用及其機制。第三,用嚴密的理論與鮮活的現實證明了:吸收三種自然力而實現的資本積累,產生了全社會的經濟貧困、生態貧困和人的社會關係的貧困的積累及其危機,它們通過全球化而展示為國際矛盾與危機,形成錯綜複雜的當代世界。第四,揭示了商品價格與價值相偏離的現象及其背後的社會權力結構,以及由此產生的對立統一運動,有力地回應了對《資本論》的種種挑戰與詰難,展示了西方經濟學未能觸及的深層經濟權力結構圖景及其規律。第五,揭示了《資本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血脈聯繫,邏輯地論證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國現代化,中國要在確保社會主義力量占據優勢地位的前提下,通過不斷克服資本主義危機的過程來逐步生成具有歷史必然性的社會主義制度。第六,在全面繼承《資本論》根本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一系列創新觀點:物化價值與人化價值;價值創造率、創新型勞動與常規型勞動創造價值的途徑;資本權力放大器;經濟空間的生產,各種資本形態的轉化形成經濟波動,等等。

圖書目錄

第二版自序
引言對《資本論》的當代挑戰與呼喚
一、對《資本論》的挑戰與詰難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應對挑戰的理論力量之根
三、時代呼喚對《資本論》的新的理解與發展
四、本書的基本內容與總體結構
第一篇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一從表層既成事物的哲學到深層內在聯繫的哲學
第一章舊世界觀及其困境
一、英法形上學唯物主義世界觀及其悖論
二、德國唯心主義世界觀及其困境
第二章以實踐為出發點的新世界觀
一、新世界觀的誕生地:物質生產實踐
二、新物質觀:從自我存在到對象性存在
三、新認識論:從原像一鏡像說到實踐生成論
四、新規律觀:辯證法的基本規律與本體論圖景
第三章舊歷史觀及其困境
一、從“君權神授”到“社會契約”
二、英法社會契約論及其悖論
三、德國歷史哲學及其悖論
四、空想社會主義歷史觀及其悖論
五、舊歷史觀的歷史地位與出路
第四章唯物史觀:物化勞動及其歷史邏輯
一、異化勞動說:通向唯物史觀的過渡理論
二、物化勞動與“社會物質”的發現
三、“社會物質”的二重性:唯物史觀的基本觀念
四、物化勞動的客觀邏輯與歷史發展
五、物化勞動與唯物史觀的基本規律
第五章哲學基因與經濟學理論
一、新古典經濟學的哲學基因
二、凱恩斯經濟學的哲學基因
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哲學基因
第二篇勞動價值——市場力量本體論
第六章交換價值之謎
一、交換價值:商品世界中物與物的關係
二、西方經濟學對“交換價值”的解釋及其誤區
三、舊勞動價值論的失誤——兼論馬克思、恩格斯為何是舊勞動價值論的反對者
四、交換價值背後:對社會勞動的支配權
第七章勞動二重性的哲學密碼與經濟學量度
一、唯物史觀主線:總體性與實踐活動及其產物的二重性
二、分工與“社會人集體生命”的生成
三、社會總勞動的二重性: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
四、社會總勞動的物質化:從商品到資本的二重性
五、價值實體的歷史發展及其量度
六、勞動價值的各種表現與交換價值的形成
第八章勞動價值的市場表現與價值規律及其偏離——兼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為何駁不倒
一、簡單商品經濟的價值規律
二、簡單商品經濟在《資本論》中的意義
三、價值與貨幣:從價值實體到市場權力
四、社會權力結構對價值的分割,市場現象對價值規律的偏離
第九章勞動價值的物化形態與人化形態
一、產值悖論:勞動價值論的當代理論困境
二、產生根源:自然時間與社會時間的混淆
三、勞動價值的“物化形態”與“人化形態”
四、價值創造率:不同社會的不同質的抽象勞動
五、勞動價值的貨幣表現
第十章創新勞動與常規勞動的價值創造
一、兩種層次的勞動及其根本差異
二、兩種本質不同的勞動及其創造價值方式
三、價值創造率和創新勞動的價值創造
第三篇資本邏輯——資本本質論
第十一章資本的本質:剩餘價值的生產與市場權力放大機制
一、生產力系統與社會關係力量
二、資本的二重性與物化勞動
三、資本權力:市場權力的放大器
四、勞動力價值的轉化與剩餘價值的產生
五、作為市場權力放大器的資本的結構
六、資本的“市場權力放大率”的決定因素
第十二章資本與資本邏輯的生成
一、物化勞動新形態:資本及其生成條件
二、資本邏輯的內涵與產生根源
三、資本邏輯的兩個方面:資本擴張動力及其自我否定
四、資本邏輯的三大層次:物化資本、貨幣資本和虛擬資本
附:資本邏輯與符號邏輯:回應鮑德里亞的詰難
第十三章驅動生產力系統的社會動力體系
一、資本的擴張驅動力結構
二、市場空間的吸引拉動力結構
三、資本擴張方式:絕對與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四、資本擴張對象:自然力及其“空間”
五、當代市場空間的創造機制
第十四章資本邏輯與經濟危機
一、危機根源:資本積累導致貧困積累
二、發生機制:無序競爭導致資本循環鏈斷裂
三、擴散機制:產品過剩產生的正反饋迴路
四、晚期資本主義:危機應對與危機新形態
第十五章資本邏輯與生態危機
一、五位一體:社會關係與生態環境的對立統一體
二、《資本論》的生態環境內涵:外環境與內環境
三、資本積累與自然資源環境的“貧困積累”
四、資本邏輯的時空展現對生態邏輯循環圈的撕裂
五、《資本論》中的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觀念的萌芽
第十六章資本邏輯與社會關係的貧困化和人的發展危機
一、西方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危機的誤區
二“人的自然力”及其自由發展空間
三、“社會勞動的自然力”的來源與發生機制
四、人的發展空間的“貧困積累”:人的發展危機以及
資本擴張悖論的總體圖景
第四篇從資本邏輯到剩餘價值形態——資本現象學
第十七章市場權力體系對剩餘價值的分割
一、社會權力體系及其貨幣化表現
二、勞動力價值與剩餘價值的分離及其當代形式
三、剩餘價值分割的社會正負功能
四、分割剩餘價值的社會系統
第十八章微觀流通過程與流通空間的生產
……

作者簡介

魯品越,上海財經大學資深教授,有特殊貢獻的專家津貼享受者。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上海財經大學現代經濟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歷任東南大學、南京大學教授。2011年入選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先後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第一成果一等獎、上海市文教衛系統第一共產黨員、上海財經大學首屆學術獎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數十項獎項。主持“《資本論》哲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等五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和多項教育部和省市社科基金項目。出版個人專著九部(其中兩部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和“上海市學術出版基金”),譯著兩部,學術論文數百篇。主要研究領域是《資本論》與唯物史觀、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價值哲學和以內在聯繫過程為根源的深層生成論思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