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膿皰病

鮑膿皰病是由河流弧菌Ⅱ型,主要發生在貝類水產動物上。

病原,流行特點,症狀與病理,診斷,

病原

河流弧菌Ⅱ型(Vibrio flucialisⅡ)。

流行特點

夏季易發病,特別是連續高溫時,發病頻繁且持續時間長,死亡率可高達50%~60%。

症狀與病理

發病初期,病鮑行動緩慢,攝食量減少,病鮑從養成板上的背面爬行至養成板的表面或養殖水池的側壁。腹足肌肉表面顏色較淡,隨著病情加重,腹足肌肉顏色發白變淡,出現一到數個微微隆起的白色膿皰,膿皰一般可維持一段時間不破裂。隨著病程的進展,病灶逐漸擴大,特別是夏季持續高溫時,病程縮短,膿皰在較短時間內即行破裂。

診斷

(1)臨床初步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可進行初步診斷。
(2)實驗室診斷 可採用細菌學方法分離致病菌和同工酶法診斷鮑膿皰病。
預防與
(1)預防措施
①嚴格選擇健壯無病的親鮑育苗,避免親鮑攜帶病原菌,以減少鮑苗的染病機會。
②避免鮑足受傷。
③採用噬菌體進行生物防治。
④隔離培養。
(2)治療方法 目前無國家規定的水產貝類養殖用抗菌類藥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