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薯7號

魯薯7號

魯薯7號是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以南豐為母本,徐薯18為父本,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的。該品種多抗性突出,抗根腐病、黑斑病和莖線蟲病。全國北方2年區試結果,鮮薯畝產1499.7千克,比徐薯18減產0.02%;薯乾畝產455.6千克,薯18增產4.07%;澱粉畝產294.3千克,比徐薯18增產5.49%。該品種葉片均為綠色,莖色綠帶紫,葉心臟形;薯塊紡錘形,薯皮色紫紅,薯肉淡黃色,烘乾率30.01%,澱粉率19.74,抗旱性、萌芽性好,適宜多病乾旱地區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薯7號
  • 植物界
  • :旋花科
  • :甘薯屬
魯薯7號(原系號87005)由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於1987年用南豐作母本,徐薯18作父本有性雜交選育而成,於1994年3月通過山東省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命名。魯薯7號有高產優質、穩產、抗旱耐瘠和抗病等特點,已在我省主要產區迅速推廣。產量表現:該品種1988-1990年連續3年9處旱地試驗,鮮薯和薯乾產量分別為畝產2118.6公斤和719.9公斤,分別比徐薯18增產18.6%和2
4.6%。1991年在14處丘陵旱薄地進行多點品種對比試驗,魯薯7號表現增產,鮮薯平均畝產2584.8公斤,薯乾平均畝產940.9公斤,分別比徐薯18增產20.1%和26.0%。1992-1993年山東省新品種區域試驗,魯薯7號春薯2年17處試驗,鮮薯平均畝產2233.0公斤,薯乾平均畝產748.8公斤,分別比徐薯18增產12.2%和14.7%,薯乾產量居參試品種首位。該品種屬高產穩產型品種,1993年山東省生產試驗,5處平均畝產鮮薯2350.4公斤,薯乾平均畝產848.6公斤,分別比徐薯18增產14.8%和20.1%;同年8處大田示範,鮮薯和薯乾產量分別為3218.0公斤和1208.4公斤,比徐薯18增產28.5%和30.1%。特徵特性:魯薯7號蔓長中等,分枝數中等,後期葉片不早衰,結薯較早,薯形長紡錘形,薯皮紫紅色,薯肉淡黃(白),薯塊集中整齊,大薯率高。該品種萌芽性好,出苗期要比徐薯18早2至3天,比徐薯18多出苗35%以上,苗整齊,育苗期間高抗黑斑病。該品種出乾率高,春薯烘乾率5年平均為35.4%,比徐薯18高1.8個百分點,曬乾、烘乾薯乾潔白平整,質量均為1級,澱粉率為26%,比徐薯18高1個百分點。蒸烤熟食鑑定,味香甜、肉質細,食味佳。該品種耐貯性比徐薯18強,春薯也可留種,出窖調查,無乾尾、乾腐,薯皮無皺縮。田間抗病性鑑定,魯薯7號高抗根腐病,平均病指為26.3;抗黑斑病,病指為11.6。黑斑病重病地調查,魯薯7號基本不發病。栽培要點:魯薯7號適合於肥力偏低的山區丘陵、平原旱地和有根腐病及黑斑病混生髮病區種植,增產顯著。排種密度以每平方米30-40公斤為宜。春、夏薯均要求早栽,春薯栽期一般在4月15日至4月底為宜,
北方靠沿海地帶5月上旬為宜,夏薯栽植愈早愈好。栽植密度春薯一般為3500-4000株為宜;夏薯一般在4500株為宜;土壤肥力較高的可適當稀些。該品種要求施足土雜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每畝施尿素5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硫酸鉀3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