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窯石窟

魯班窯石窟

魯班窯石窟位於山西大同雲岡石窟西約700米的十里河南岸,具體開鑿年代不詳,據造像風格判斷,約開鑿於北魏雲岡中期(公元466~494年),遼代曾有修建。 相傳在雲岡石窟開鑿初期,工匠因受魯班傳授雕鑿技法,在其西側開窟造像,四時祭祀,該窟因名魯班窯。

魯班窯石窟是雲岡石窟的組成部分。據《水經注》記載:“武周川水又東南流,水側有石祗洹舍並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逕靈岩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魯班窯石窟
  • 地理位置:雲岡石窟西約700米的十里河南岸
  • 級別: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年代:不詳
基本概況,歷史淵源,遺址規模,搶險加固,歷史意思,

基本概況

魯班窯石窟位於雲岡石窟西約700米的十里河南岸,具體開鑿年代不詳,據造像風格判斷,約開鑿於北魏雲岡中期(公元466~494年),遼代曾有修建。洞窟坐西朝東,南北長約60米,高約4米,分布面積約240平方米,現存洞窟3座。

歷史淵源

魯班窯石窟是雲岡石窟的組成部分。據《水經注》記載:“武周川水又東南流,水側有石祗洹舍並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逕靈岩南。”魯班窯石窟與雲岡石窟隔河相望,地理位置與《水經注》所述極為吻合,因此,被推斷為尼寺,是雲岡石窟的組成部分,並非獨立寺院。北魏時期,佛教盛行,僧尼數量劇增,太和初(477年),僅平城(今大同)僧尼數量就達二千人,寺院一百所。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比丘尼惠定的造像題記、景明四年(503年)比丘尼曇媚造像碑的出現,以及唐代武周川沿岸“東為僧寺”、“西頭尼寺”的記載,進一步說明魯班窯石窟為尼寺之說可能性較大。相傳在雲岡石窟開鑿初期,工匠因受魯班傳授雕鑿技法,在其西側開窟造像,四時祭祀,該窟因名魯班窯。
1966年4月23日被公布為大同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6月6日被公布為第五批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大同市考古所對山頂遺存進行了考古發掘。

遺址規模

第1窟平面呈橢圓形,窟門局部坍塌,外立壁殘存雕像局部,門口左右存獅子造像。窟內四壁滿雕千佛列龕,現殘存上部3層,均置於圓拱龕內。佛像僅雕輪廓,大小不一,未開面,著通肩、偏袒右肩式袈裟,可見龕像66尊。另有一層可見龕楣殘存,佛龕排列不齊,其上雕三角紋內襯以摺疊帷幕與窟頂相接,窟頂無雕飾。
第2窟位於第1窟南側,窟門拱形,外立壁殘存造像局部,窟內四壁雕像6層。第1層為力士像,逆發,胡相,上身裸,下著犢鼻褲,雙手上舉。第2至5層雕禪定坐佛粗坯,著偏袒右肩與通肩式袈裟兩種服裝,線刻舟形背光,局部殘存紅色,現有61尊較為完整,層間岩石突起間隔。第6層雕雙層三角紋內襯以摺疊帷幕與窟頂相接,頂部岩石破碎,窟內中央用塊石砌低台,龕楣內雕坐佛9尊,著通肩式袈裟,兩上隅雕供養天人像,崖壁上鑿有方形孔數個,窟前地面殘留有遼代磚瓦。
第3窟位於第2窟南側約5米處,20世紀90年代村民清理廢土時發現。圓拱形窟門外露,外立壁北側殘存龍首及龕楣內3身供養天人像,窟頂坍塌,窟內堆滿廢土石塊,在門拱北側可見千佛列龕數層。第3窟南側壁面可見3層泥岩層,上層泥岩位於崖頂,均風化蝕空。南側外立壁也由於洞窟頂板坍塌擠壓而整體外傾,形成一塊傾倒式危岩體。

搶險加固

1500多年滄桑變化,在長期的自然力作用的影響下,魯班窯石窟坍塌損毀嚴重,第3窟目前為止還被積土掩埋,內部保存情況不明。第1、2窟內裂隙縱橫,整體穩定性較差,石雕大部分風化不清,病害嚴重。由於長期處於無人看管狀態,洞窟內部雜草積土較多。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石窟南側不遠處即有小型煤礦,石窟前被闢為運煤道路,煤車揚起的煤灰、塵土以及道路震動等對石窟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近年來,附近小型煤礦逐步關停,周邊進行了部分綠化,洞窟保存環境略有改善,但洞窟存在的病害並未治理。
2017年6月,雲岡石窟研究院、遼寧有色勘察研究院編制的《大同魯班窯石窟搶險加固工程設計方案》獲山西省文物局通過。2018年4月,按照雲岡石窟研究院“最小干預、保護為主、搶救第一,保護文物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要求開始進場施工,對石窟進行保護性修復。

歷史意思

魯班窯石窟是繼雲岡石窟後在雲岡峪開鑿的又一處北魏石窟寺,其洞窟形制與雲岡早期相仿,但規模較小,是雲岡石窟的重要組成部分,雖沒有雲岡石窟那般恢弘壯麗,但洞窟形制及造像特徵仍是研究北魏石窟重要的實物資料之一,對研究大同佛教史、石窟史以及北魏雲岡地區寺院組成等具有重要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