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佩氏鸚鵡

魯佩氏鸚鵡

魯佩氏鸚鵡(學名:Poicephalus rueppellii) 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鳥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體型外觀與其它同屬的鸚鵡有些類似,生性安靜害羞。主要棲息於熱帶草原、刺叢地區、乾燥的林地和半乾燥的沙漠區、喜歡聚一小群沿著水源處的林區活動,只有在食物充足的時候,才會聚集一大群一起覓食。分布於非洲的西南部,主要在安哥拉與納米比亞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魯佩氏鸚鵡
  • 拉丁學名:Poicephalus rueppellii
  • 別稱:魯氏鸚鵡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非洲鸚鵡族
  • :Poicephalus屬
  •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49
  • 英文名稱:Rueppell's Parrot
  • 英文名稱:Rüppell's Parrot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魯佩氏鸚鵡體長22厘米,體重105-132克。這種鸚鵡鳥體為黑棕色,頭部兩側、下巴、胸部和腹部上方顏色較深,並帶有些銀灰色調;耳羽為銀灰色,背部下方和腹部為深灰色,有些鳥則會帶有淺藍色;翅膀彎曲的部份、翅膀內側覆羽、大腿均為黃色;內側尾羽為淺灰色並帶有不同程度的藍色;鳥喙黑色,虹膜為桔紅色。雌鳥背部下方、尾部和尾部上方覆羽為藍色,尾巴內側覆羽深藍色。幼鳥體色較深,翅膀彎曲的地方和大腿沒有黃色的羽毛,雌雄鳥背部下方均為藍色,雄鳥的藍色羽毛分布面積會比較小,鳥喙灰色,虹膜為深棕色。幼鳥需要14個月以後才能長成像成鳥般體色。

棲息環境

魯佩氏鸚鵡主要棲息於熱帶草原、刺叢地區、乾燥的林地、半乾燥的沙漠區、沿河樹木繁茂的地區。喜歡棲息在大型樹木上,如猴麵包樹合歡樹。一般在海拔1250米以下活動。

生活習性

魯佩爾氏鸚鵡喜歡聚小群一起沿著水源處的林區活動,在繁殖季大多成對或是以至多20隻左右的小群體活動,只有在食物充足的時候,才會聚集一大群一起覓食。平時喜歡棲息於高大的樹木,在沙漠地區或是灌木叢活動的時候,身體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相當難以察覺。大部分被人發現都是它們在飛行或是發出尖聲鳴叫的時候;如果受到驚擾,再飛走之前會先發出尖銳的叫聲,警告的叫聲音頻相當高,音量也非常大。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尖聲鳴叫,因此相當顯而易見。
天然食物包括水果、嫩芽、種子、花蜜、花朵、漿果與昆蟲等等。

分布範圍

分布在非洲的西南部,主要在安哥拉與納米比亞境內。旅鳥:波札那。
魯佩爾氏鸚鵡分布圖魯佩爾氏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從2月到5月,也曾經發現在9月繁殖的,但這種情況很少,可能是由於雨季降水量的影響。在樹洞中築巢,會使用啄木鳥的巢穴,巢一般離地面5米以上。通常一對成鳥會持續使用巢穴達兩年,產卵前會花很多時間待在巢內,每巢產白色卵3或4枚,雌鳥單獨孵化約28天,孵化68天之後幼鳥的羽毛豐滿,離開巢。
人工飼養,剛開始飼養時魯佩爾氏鸚鵡會相當緊張與害羞,對於環境的變動很敏感,但在熟悉環境且有安全感後會顯的有活力且活潑,它們是安靜的籠養鳥,這是大多數這屬的鸚鵡共通的特性,適應期雖較敏感,但熟悉飼主與環境後會十分健壯;它們的餵食、安置、照顧等大多同於一般同屬的鸚鵡。繁殖期間親鳥較敏感,尤其是飼主檢查巢箱時,一窩產3-5枚卵,孵化期約26-28天,雌鳥通常在第2枚或第3枚卵生出後才開始孵卵,雛鳥孵出後約在8至9周大時羽毛長成出巢,在12-13周大時開始會獨立活動。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沒有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種群數量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魯佩氏鸚鵡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