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人借送二從弟赴西京長安應舉之機,流露了對京都的深切懷念和為國效力的迫切願望,並以欣羨的心情讚頌了二從弟的蓋世才華和少年得意。最後通過對月起舞、宴飲唱歌的餞別場面的描寫,和對從弟的珍重祝願、良會相期,抒寫出兄弟之間的深厚情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一作送族弟鍠)
魯客向西笑1,君門若夢中。
霜凋逐臣發,日憶明光宮2。
復羨二龍3去,才華冠世雄。
平衢騁高足,逸翰4凌長風。
舞袖拂秋月,歌筵聞早鴻。
送君日千里,良會何由同。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魯中:與魯郡、魯城、東魯同為一拍即魯郡瑕丘(今充州)。
- 魯客:客於魯者,詩人自指。
- 向西笑:即西向笑,對京都長安的嚮往之意。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
- 逐臣:被貶謫的夫意的臣子。這裡詩人指自已。
- 憶:憶念,懷念。
- 明光官:漢宮名,在長安,漢武帝所建,一在北宮,與長樂宮相連;一在甘泉官。詩中借指唐代官殿。
- 羨:羨慕。
- 二龍:比喻赴舉之二從弟。《世說新語·賞譽》:“謝子微見許子將兄弟,曰‘平輿之淵有二龍焉。’”若另題可信,疑其為李鋥與李鎮兄弟,李埏之子。
- 平衢:平坦的道路。
- 高足:指高等快馬,古代驛站設三等馬,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別。
- 逸翰:展翅。
- 早鴻;初來的大雁。
- 良會:美好的聚會。
白話譯文
雖然寓居東魯,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連夢中都是當日在君主身邊的情景。
自從放還回來我的頭髮已白如霜染,這是因為日日都在思念宮廷。
令人羨慕的是你們二位前去應舉,真如同二條出淵的膠龍,何況你倆又有冠蓋當世的才情。
試場上你們將如賓士在平坦大道上的駿馬,又將像展翅迎風的鯤鵬。
酒後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盡興處又從天邊傳來陣陣的雁鳴。
今日歡送你們到千里之外去赴試,不知何日能在這樣的盛會中相逢?
創作背景
此詩當為李白在天寶三載(744)至天寶五載(746)之間,由長安返魯時的作品。詩中說:“舞袖拂秋月,歌邏聞早鴻”,此詩當寫作於秋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魯客向西笑,君門若夢中”借對西向笑的鋪敘,描繪一幅客居東魯心繫長安、若夢中見君門的景致圖,暗寓詩人輕笑奉詔入京的短暫生旅似做夢一般,表達出詩人對京都長安的嚮往之意。
“霜凋逐臣發,日憶明光宮”寫被貶謫之臣的頭髮像凋殘的秋霜一樣,白如霜染,皆因思念明光宮所致,隱隱流露了對京都的深切懷念和為國效力的迫切願望,表達出詩人仕途不通、壯志未酬的悲憤之情。
“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側面讚美二從弟之才華壯志,如人中龍。語本《世說新語·賞譽》:“謝子微見許子將兄弟,日:‘平輿之淵,有二龍焉。’”詩人以欣羨的心情讚頌了二從弟的蓋世才華和少年得意。
“平衢騁高足,逸翰凌長風”緊扣上文,借抒戀闕之情,並頌二從弟之前程。
“舞袖拂秋月,歌筵聞早鴻”通過對月起舞、宴飲唱歌的餞別場面的描寫,抒寫出兄弟之間的深厚情意。
“送君日千里,良會何由同”最後詩送二從弟入京赴舉,並對從弟的珍重祝願、良會相期。
此詩通過為送從弟至西京長安應舉的鋪敘描寫,表現出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和玩世不恭的不平心理。
名家點評
南宋·嚴羽《嚴羽集》:“白才真如此,可以自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