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敬中,又名建中,字治原,號和齋、和宇,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生於福建寧德縣東洋里樟源村(今周寧縣樟源村)。祖父魏昌佐,父親魏德化,讀書未仕,為人純謹。魏敬中幼年聰明好學,5歲入塾啟蒙。讀《易·乾象》,嘆息道:“欲為君子宜法天”,要其祖父大書“天”字貼在書房,以自惕勵。11歲能下筆成文;稍長,博覽經史典籍,立志遠大,為文跌宕有奇氣,不同凡響。福安名士鄭英山發現魏敬中是個人才,曾留其在家中讀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敬中
- 別名:又名建中,字治原,號和齋、和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寧德縣東洋里樟源村
- 出生日期: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 逝世日期:鹹豐十年(1860年)六月
- 職業:本科經魁
- 主要成就:選拔貢,為本科經魁
中進士,殿試獲二甲第六名
校刊先儒陳普的著作,保存文獻
修白鶴嶺道路,以便行人
修龍山塔,以壯觀瞻 - 代表作品:《屋漏訟過錄》、《觀我生日記》、《炳燭軒抄撮》及詩文集
人物生平,著作,
人物生平
魏敬中18歲進縣學,嘉慶六年(1801年),考選拔貢,為本科經魁。翌年春天,赴京參加會試,沒有考取,回閩主講於松溪湛盧書院和星溪書院。後7次赴京應試,候試期中,曾暫任教職。在京聞房山縣名士邢家藏書萬卷,便前往潛心攻讀,學業大進。其間,霞浦一王姓旅客死於旅舍,魏敬中為之料理後事,且典當自己衣物,助運其棺回籍,因此頗有義名。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魏敬中得中進士,殿試獲二甲第六名,授職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後授編修,任國史館總纂。魏敬中勤慎行事,每有纂述,都為同僚所推重;遇有疑義,則認真剖析,不肯隨便放過。為官不鑽營名位利祿,閒時只與前輩及同鄉作文字交往,與當時負有文名的同年進士蘄水陳秋舫、錢塘邵魚竹、婺源俞茗溪等相交至好。
不久,魏敬中因母喪返鄉,主講於寧德蓮峰書院。講學之餘,校刊先儒陳普(石堂)的著作,保存鄉邦文獻;還在寧德倡修白鶴嶺道路,以便行人;又倡修龍山塔,以壯觀瞻。
魏敬中服滿回京後,因大考筆誤,從翰林院清貴職務降為普通京官,自覺失意,便辭職回到福州。閩浙總督孫爾準慕名聘之任鰲峰書院山長,未赴任,到浦城主講南浦書院。
道光十五年(1835年),閩浙總督程祖洛將陳壽祺主纂的《福建通志》交魏敬中處理。該志因梁章鉅等人異議,而形成陳、梁兩派,紛爭多年,未有定論。魏敬中接任總纂後,居中十分為難。翌年,魏敬中任福州鳳池書院山長,一邊教學,一邊折衷處理志稿。經常五更起床,伏案寫作,直至深夜。其間,通志館經費一度支絀,魏敬中自捐脩金以充經費。道光十九年(1839年),終於完成重新修纂《福建通志》的繁重任務。重纂的《福建通志》與原稿比較,除內容上有所補充、修改外,主要有以下變動:(一)“儒林傳”中剔除林一桂、萬世美、謝震三人,補入鄭光策、陳壽祺;(二)“道學”復立傳;(三)“山川”刪繁就簡;(四)全書由原稿400捲縮為278卷,“經籍志”由16冊裁為6冊。由此平息了兩派紛爭,《福建通志》最終定稿。
魏敬中主講鳳池書院長達17年,治學有方,教績懋著。鹹豐二年(1852年),因年邁體弱而辭職,諸生戀戀不捨,聯名請求留院執教,終因體力不支而堅辭。在福州期間,林則徐曾與之訂交,研討詩書藝文。地方官員也常以時事及水利、賑災等事向魏敬中請教,魏敬中都能竭誠以告,備供採擇。
鹹豐十年(1860年)六月,魏敬中病故,墓葬福州西門外文山。浦城鳳池書院學生聞耗,哀悼不已,即在書院名師祠中供奉魏敬中神主。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奉旨入祀鄉賢。魏敬中畢生致力於編史修志,在學術界頗有聲望。
著作
魏敬中的遺作有《屋漏訟過錄》、《觀我生日記》、《炳燭軒抄撮》及詩文集,還有由其主修、人稱善本的《政和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