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店村

鬧店村

鬧店村是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鬧店鎮的一個村子,它位於平郟公路和南石公路的十字路口。與西牛村、窪李村、范營村、洪寺營村等相鄰。該村的特產有草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鬧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河南省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鬧店村的由來,鬧店鎮,小城鎮建設,鬧店的香山寺,

鬧店村的由來

在鬧店村至今流傳著關於幾個地名的謎語:客打堂倌一頭血——鬧店;四街兩行賣篦子——滍陽;高舉雲頭去打鐵——高鐵爐;磨刀騸豬不見血——翟集。略有識墨者便可認出,這只是幽默者編出的笑料罷了。而鬧店村,傳說曾一直稱為杜家寨,到後來才改稱為鬧店村。
事情還得從杜家寨說起。據說,在古代,杜家寨的杜家曾出過兩個三品官員,一個是杜志恆,另一個是其後人杜七排,當地人都說杜志恆在朝中任職,由於受人陷害,觸犯了天恩,被革職斬首。其後人杜七排也做過三品要員,在陝西任職,後因罪逃到家鄉。
每逢官兵搜查,他就到村南山上的密林深處躲了起來。待官兵走後,家中豎起百尺高桿掛起紅燈,杜七排看到紅燈,得知官兵離開,就回到家中。因此,官兵多次無功而返。後來,官兵得知掛紅燈的用意,就夜裡在寨中豎起高桿掛起紅燈。杜七排看到暗號後,以為官兵已走,便悄悄回家,結果被逮個正著,將其斬首於磨盤之上。家人由於知情不報、窩藏要犯,也受到株連,幾近抄家。
杜家一門出兩個三品官員,家族相當顯赫和榮耀,為保護家族宅院不受侵害,建有磚木結構的高牆大寨(現在,鬧店村中還有二三十斤重的城磚),共建東西南北四個寨門,雇有壯丁看家護衛,寨牆外挖有寨河(現在仍作為排洪渠道利用)作為防禦工事。
鬧店附近原來傳唱有戲曲《地擋板》,就是根據杜家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戲中有杜家寨挖地道藏寶屯兵的情節,可見杜家寨對防禦的重視。
杜家寨西門外500米處,設定有下馬石(現在鬧店鎮獸醫站位置),所有來訪的客人均要在此處下馬或下轎,然後由杜家僕人帶領步行入寨。寨東門外500米處(現在的三興建材公司對面的崗地上)設有客棧和商鋪,負責接待來客和對外做生意,過往客商均在此歇腳住宿,久而久之,客棧周圍形成了繁榮的店鋪區,也有外來人員在此安家,人員不斷增加,居住範圍不斷擴大,此處更加熱鬧,周圍村寨的人都稱此處為“鬧店”。
杜家被抄家以後,寨中人口大大減少,再加上土匪橫行,寨內居住相對安全一些,“鬧店”的居民一道遷入寨內安家。“鬧店”人完成了由寨外到寨內的搬遷,故稱杜家寨為鬧店村,現在為鎮政府所在地。

鬧店鎮

鬧店鎮位於寶豐縣城東12公里,北連郟縣,南靠新華區,距平頂山市區僅13公里。南石公路自西向東穿越鎮境,平郟公路貫通南北,石香公路縱貫腹地,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是寶豐縣東部的交通、商貿和文化中心。全鎮東西寬7.2公里,南北長9.4公里,總面積6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63公頃,轄有24個行政村,3.8萬人。
轄鬧店、西牛、窪李、范營、洪寺營、肖營、周營、司莊、雙口、火神廟、李官營、五龍廟、東軍營、寺坡、劉集、張溝、賈寨、靳李、楊莊、大張莊、戶口、馬溝、連店、小張莊24個行政村。

小城鎮建設

鬧店鎮按照“最佳化布局,擴大規模,塑造形象,提高檔次”的鎮區發展目標,結合已初步構築的小城鎮建設框架,立足鎮區科學規劃,認真完成了鬧店鎮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及鬧店中心村建設示範村的規劃及呈報工作。同時,圍繞爭創“市級衛生鎮”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加大了對鎮區臨街空閒地的開發利用力度,搞好市場規劃和沿路有序開發,整體規劃並改造一批舊的臨街門面房,完善了鎮區中心街道兩側下水道的基礎建設,鎮區衛生也得到徹底治理,鎮區商貿、餐飲一條街規模進一步擴大,市場服務功能得到加強,鎮區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有力促進了農村三產服務業的綜合發展,鎮區規模不斷擴大。

鬧店的香山寺

香山寺位於城東南15公里香山巔。歷稱香大普門禪寺;元延祐年間,曾稱香山十方大普門禪寺。據傳,寺內所奉三皇姑為苗莊王三女妙善。
初在邑境東部白雀寺郵家;繼在香山寺修成正果,稱大悲觀世音菩薩,亦稱千手眼佛;浙江普陀山有普陀寺者,為觀世音菩薩顯靈說法道場。故白雀寺、香山寺、普陀寺,遂傳為佛教聖地。
香山寺坐北向南,占地約6萬平方米。寺後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寺前坡勢稍夷,自山腰四大天王殿至山門間,有石階120級。寺院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合理。八角九級大悲觀音大士塔雄踞中央,銅鐘懸掛,碑碣林立,崇台峻閣,雕樑畫棟,梵宇崢嶸,氣象森嚴,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特色。
寺西南隅塔林,占地40餘畝,在歷代僧尼舍利磚塔47座。全盛時期,有殿堂樓閣20餘處,齋寮僧舍200餘間。每年二月十五日,即大悲菩薩成佛日為香火大會,遠近善男信女崇敬朝拜;後每月初一、十五均成大會,四方遊客雲集,香火經久不衰。
該寺自東漢末創建,歷經宋、金、元、明、清,屢遭戰亂,幾經破壞,多次修復,香火未斷。在“文化大革命”中,慘遭浩劫,除觀音大士塔,重建了大悲正殿、大雄寶殿各7間,觀音殿、廣生殿、地藏王殿、伽藍殿、祖師殿、包公殿、九老閣、呂祖殿各3間,四面觀音殿、天王殿各5間,正門3間,魁星樓1間,並重塑金像,復施彩繪,使古剎再現神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