髼

髼,生僻字,〔~松(sōng)〕(頭髮)蓬鬆。出自康熙字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髼
  • 拼音:péng
  • 筆畫:17
  • 部首:髟
  • 結構:上下結構
  • 筆順編號:12111543333541112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deth
  • 詞性:形容詞
基本資料,基本字義,方言集匯,古籍解釋,

基本資料

部外筆畫:7,
總筆畫:17
五筆86&98:DETH
倉頡:SHHEJ
鄭碼:CHRC
四角號碼:7250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AFC
筆順編號:12111543333541112

基本字義

髼 péng ㄆㄥˊ
〔~松(sōng)〕(頭髮)蓬鬆,如“怕寒懶剔~~發。”

方言集匯

粵語:pung4
客家話:[海陸豐腔] pung2
[客英字典] pung2
[台灣四縣腔] pung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正韻》蒲紅切,𠀤音蓬。髼䯳,發亂貌。或作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