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龍村(貴州省黔南地區甕安縣高水鄉下轄村)

高龍村(貴州省黔南地區甕安縣高水鄉下轄村)

高龍村位於貴州省黔南地區甕安縣高水鄉,鄉政府駐地2公里,由原來的高爐、小龍坑合併而成,村界東與市灣相連,南與高寨坪村相接,西與清香、豐岩村相鄰,北隔烏江河與開陽縣相望。農民經濟收入以種植油菜、烤菸為主,輔以畜牧業和外出務工收入,糧食作物主要種植玉米和水稻,輔以種植小麥,薯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貴州省黔南地區甕安縣高水鄉
  • 人口:3460
村情概況,村莊發展,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村情概況

全村轄8個村民組780戶,有黨員42名,村內有豐富的煤炭礦藏資源,全村經濟收入主要靠烤菸、畜牧業及種植業為主。村內水資源相對較好,有效灌溉水田面積為600畝。2009年全村外出務工人員達850人,外出人口占總人口的25%,全年出欄生豬5500頭,種植烤菸350畝,創造產值80餘萬元,2009年人均純收入2350元。該村在鄉黨委的領導下,村黨支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五好”村黨支部為目標,全面實施“三級聯創”,認真開展“三會一課”和“四建四增”活動為載體,切實加強黨員後備幹部的培養,確保“黨員幹部經常受教育,人民民眾長期得實惠”,為全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村莊發展

村支兩委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帶領全村民眾科學種植烤菸,辣椒、水稻、玉米科技示範點經濟作物,從2004年起大力發展畜牧業,至今有養殖大戶8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2009年人均收入達2430元,2011年發展烤菸種植800畝,玉米3500畝,水稻1050畝,辣椒830畝,生豬出欄5000頭,努力實現人均純收入2700元的目標。發展思路: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省、州、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現代農業示範為龍頭,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緊緊抓住發展是第一要務,進一步完善我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落實好各項扶貧開發政策,積極實施綜合脫困項目,發揮本地優勢,下大氣力解決好集體經濟“空殼”村的脫困發展問題。積極推進“一事一議、以獎代補”入戶工程,圍繞一條主線,大力發展烤菸、金銀花特色經濟作物,以建設“五好”村黨支部為出發點,促進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幹部的戰鬥力和凝聚力,為全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發展目標:村支兩委班子群策群力,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力爭在“十二 五” 期間,通過建設發展,徹底改善農民居住環境,改變農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促進農民增收,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00元,建立一個“金銀花”生態觀光旅遊的和諧村。
村耕地一角村耕地一角
烤菸烤菸

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02.88畝(其中:田1701.28畝,地301.6畝),人均耕地0.72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3722.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273.8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18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30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316畝;荒山荒地73.82畝,其他面積5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 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04戶通自來水,有105戶飲用井水,有10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7.38%)。有709戶通電,有48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5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8.83%和92.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3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3戶(分別占總數的89.7%和49.79%)。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14輛,機車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701.28畝,有效灌溉率為6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1701.2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1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9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5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89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6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15.3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85.52萬元,占總收入的67.87%;畜牧業收入17.57萬元,占總收入的2.4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97頭,肉牛12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18.27萬元,占總收入的2.55%;第二、三產業收入194萬元,占總收入的27.12%;工資性收入100.51萬元,占總收入的14.05%。農民人均純收入148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外出勞務收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6.1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87人(占勞動力的41.24 %),在省內務工225人,到省外務工462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戶709戶,鄉村人口2864人,其中男性1401人,女性1463人。其中農業人口2768人,勞動力 1666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白族等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742人, 彝族97人,白族8人,其他民族1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64人,參合率85.4%;享受低保5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18戶,占農戶總數的30.75%。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490平方米,擁有教師13人,距離中學0.5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7人,其中小學生252人,中學生105人。

村務公開

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0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60.3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64850元(人均23.43元),一事一議籌勞2920元(勞均1.05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政收支、民政救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