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體四須䰾
- 拉丁學名:Barbodes pierrei (Sauvage, 1880)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 目:鯉形目
- 科:鯉科
- 屬:四須䰾屬
- 種:高體四須䰾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目:鯉亞目
- 亞綱:輻鰭亞綱
- 亞科:䰾亞科
- 二名法:Hysibarbus pierrei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附記,
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7尾,體長59—104mm;采自雲南景洪。
背鰭iv-8;臀鰭iii-5;胸鰭i-15;腹鰭i-8。側線鱗{[29(2.5-.-v)/5.5]33};背鰭前鱗9—12圍尾柄鱗14;圍身體鱗22。第一鰓弓外側鰓耙11—12。下咽齒3行,2?3?5—5?3?2。
體長為體高的2.3—2.7倍,為頭長的3.6—3.9倍,為尾柄長的6.2—7.7倍,為尾柄高的6.3—6.6倍。頭長為吻長的3.0—4.0倍,為眼徑的2.4—3.4倍,為眼間距的2.4—2.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0.8—1.0倍。尾鰭最長鰭條為中央最短鰭條的2.3—3.0倍。
體高而側扁,背緣的弧度略大於腹緣。頭短,側扁,頭長顯著小於體高。吻短而鈍,稍向前突出。吻皮蓋及上唇基部,僅露上唇邊緣。吻側溝始於吻須基部的上方,向後延伸繞過口角須基部外側,又向前向內回折成為唇後溝。吻皮與上唇之間的深溝不與吻側溝相通,向後伸至口角,止於口角須的內側基。鼻孔位於眼的前方,離眼前緣較離吻端為近。口亞下位,深弧形,下唇緊位上唇之後。兩口角間距約等於眼徑,明顯大於自口角至下唇前緣的水平距離。上頜後伸不達眼前緣的垂直線。上、下唇的厚度約相等,但比吻皮為厚。下唇只包住下頜的外側,在前緣有一淺縊,以示下唇和下頜的分界,下頜比下唇稍厚,下唇前緣呈圓弧形,中央不後凹,故下頜不外露。上唇的內緣也有一淺縊,淺縊以外較薄,為上唇;淺縊以內較厚,質地較硬,相當於上頜,但分化尚不明顯。唇後溝互不相通,相隔寬度明顯小於口角間距之半。口角須基部的後方還有一縱向的短溝,其前端與唇後溝相通。須2對,較細長。吻須小於或等於眼徑,後伸超過眼前緣;口角須較長,後伸可達眼後緣。眼較大,側位,偏於頭的前半部。眼間稍隆起,明顯大於吻長。鰓蓋膜在前鰓蓋骨後緣的下方與峽部相連。峽部寬約等於眼徑之半。鱗較大,背鰭和臀鰭基均具鱗鞘,腹鰭基外側具腋鱗。側線中央和緩下彎,有的側線鱗具分枝的側線管。
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強壯的硬刺,後緣具鋸齒,其長略大於或等於頭長。背鰭外緣內凹,起點距尾鰭基等於距眼中心或更前至鼻孔。胸鰭長小於背鰭第一根分枝鰭條,後伸剛達腹鰭起點,距胸鰭起點等於或小於距臀鰭起點,後伸剛達肛門或更後達臀鰭起點。肛門緊靠臀鰭起點。臀鰭外緣深凹,最長鰭條為最短鰭條的2倍以上,最末不分枝鰭條稍變硬,但仍分節,後伸不達或剛達尾鰭基,起點距尾鰭基小於或等於距腹鰭起點。尾鰭深叉,末端尖。
下咽齒頂端稍鉤曲,咀嚼面稍寬,主行前面第二枚齒最大,鰓耙短而尖,排列稀疏。
固定標本全身棕灰,各鰭略淡。沿鰓孔後邊無黑色橫帶。鱗片邊緣的黑色素甚淡,故總體上不形成網眼紋。
生活習性
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河川中、下游的中下水層,對環境的適應力強,能忍受濁度較高的河水。雜食性,以底藻、甲殼類及水生昆蟲為主。
分布範圍
東南亞淡水域,台灣於西南部河川可見。
附記
源自中南半島的外來種,引進台灣作為養殖用,目前普遍分布於台灣天然水域,對本土原生魚類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