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高骨沙雞子
- 拉丁學名:Phyllophorus hypsipyrga (Marenzeller,1881)
- 二名法:Phyllophorus hypsipygra
- 界:動物界
- 門:棘皮動物門 Echinodermata
- 亞門:游移亞門
- 綱:海參綱 Holothuroidea
- 亞綱:海參亞綱
- 目:枝手目 Dendrochirotida
- 科:沙雞子科 Phyllophoridae
- 亞科:沙雞子亞科 Phyllophorinae
- 屬:沙子雞屬 Phyllophorus
- 亞屬:葉海參亞屬 Phyllothuria
- 種:高骨沙雞子 P. hypsipygra
- 分布區域:分布於日本、印尼、馬六甲海峽以及中國大陸的黃海南部到東海
形態特徵,分布,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中等大,體長40-95mm,直徑15-25mm。體呈紡錘形,兩端逐漸變細,收縮標本,呈細圓筒狀。觸手20個,外圈10個較大,內圈10個較小。管足遍布全體,但腹面數目較背面為多。肛門周圍有5個小齒。石灰環輻板前端中央有一凹陷,把前端分為左右兩個鈍的突出部,後端有一對後延部,各由6-10塊小板構成,間輻板狹,常分裂為兩板。波里氏囊和石管均為1個。體壁薄而柔軟,但由於桌形體塔部很高,且突出體表,故觸感粗澀。骨片為桌形體,底盤為圓形或略帶卵圓形,周緣平滑,通常有1箇中央大孔和8個周緣孔,另外還有幾個附加的小孔;桌形體塔部特別高,有4個立柱和10個橫樑,頂端帶幾個小齒。管足內支持桌形體的塔部和體壁相似,但底盤延長並彎曲。觸手內有纖細桿狀體和花紋樣體。翻頸部和肛門附近有花紋樣體。酒精標本灰褐色,靠近兩端為黑色,管足色淺,有精紅色吸盤,觸手的顏色也較淺。
分布
黃海南部到東海(浙江溫州〉;日本,印度尼西亞和馬六甲海峽。本種主要分布中國和日本,後兩個記錄需要進一步證實。
生活習性
動物生活於水深30-100m的軟泥或沙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