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地波雷達海嘯監測技術研究

高頻地波雷達海嘯監測技術研究

《高頻地波雷達海嘯監測技術研究》是依託武漢大學,由文必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頻地波雷達海嘯監測技術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文必洋
  • 依託單位:武漢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海嘯是一種低發生率高危害的自然災害。最近幾年,海嘯卻頻繁發生,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這給位於板塊交界邊緣並擁有漫長海岸線的中國敲響了警鐘。目前對海嘯的監測手段十分有限,必須發展多途徑的監測技術,滿足減災防災的要求。高頻地波雷達是一種新型的海洋監測設備,能夠全天候實時超視距探測海洋表面動力學參數,具備4小時以上的海嘯預警潛能。本項目首先建立海嘯波傳播模型,用數字方法和映射技術產生海嘯波流場,與高頻地波雷達實測數據融合,生成含海嘯波的高頻地波雷達海洋矢量動態流場數據。在錢塘江口建立高頻地波雷達試驗站,進行高頻地波雷達涌潮的探測試驗,獲取拍岸浪的雷達回波數據。分析海嘯波導致的表面流數據的周期與強度特徵,結合海嘯波產生的拍岸浪高頻地波雷達回波特徵,進行高頻地波雷達的表面流參數和拍岸浪回波都卜勒譜的數據處理,發展海嘯波檢測與預報理論與技術。

結題摘要

海嘯是一種發生頻率較低,但危害十分嚴重的自然災害。近些年發生的重大海嘯事件,造成極大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海嘯的預報十分困難,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單一的手段可以實現準確有效的海嘯實時監測與預報。高頻地波雷達作為一種新型的海洋動力學監測工具,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其有效探測距離大大提高,已能實現400公里的超視距海洋表面狀態探測,具備4小時的海嘯預警潛能,為人員的安全撤離提供寶貴時間.海洋潮汐波與海嘯波具有很多類似的特性,例如都屬於淺水重力波,產生的水質點運動都能夠被高頻地波雷達監測。高頻地波雷達通過監測海水表面的洋流,來區分海嘯波和潮汐波,進而實現海嘯預警。此外,海嘯波在近岸會形成拍案浪,摧毀岸上建築。通過監測拍案浪,也能實現海嘯波的預警。本項目從上述二個基本要素——表面流和拍岸浪——實現高頻地波雷達的海嘯波監測.本項目完成的主要研究內容有:①建立海嘯波傳播模型。海嘯波周期為數十分鐘,屬於重力波,由於水深小于海嘯半波長,因此,海嘯又屬於淺水重力波。因此,海嘯波滿足淺水重力波的基本傳播規律。依據這些基本特徵,建立了海嘯波傳播的模型.②產生海嘯波流場仿真。海嘯屬於低機率事件,實際的海嘯波探測數據不易直接獲取。本項目採取仿真的方法,得到海嘯波流場。本項目利用海嘯波與潮汐波均為淺水重力波的特點,利用潮汐波產生的流場,通過映射的方式來產生符合海嘯波規律的流場.③基於單站徑向流的海嘯波流場探測方法。在得到海嘯波流場數據後,本項目將於高頻地波雷達探測到的單站徑向流,進行海嘯波探測。本項目探索了基於單站徑向流的探測方法有二個途徑: A、基於固定點的流速變化特徵的海嘯波探測方法;B、基於同一時刻不距離元的流速規律的海嘯波檢測方法.④基於雙站矢量流的海嘯波流場探測方法。固定區域的潮汐流,有其自身的流速、流向分布規律。海嘯波的傳播是以波源為中心向外輻射的。由海嘯波導致的海洋表面流與其波的傳播方向一致或者相反。根據表面流流向的改變,也能探測海嘯波的存在.⑤拍岸浪的雷達現場觀測與特徵分析。重力波傳播到近岸海域後,當波谷觸及海底時,海浪就破碎,形成拍岸浪,形成水牆。本項目根據縮比原理,利用較短波長的雷達系統,探測較小尺度的拍岸浪,分析拍岸浪的無線電波的回波特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