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海城高蹺)

高蹺(海城高蹺)

高蹺(海城高蹺),遼寧省海城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海城高蹺秧歌起源於清代,其可考的歷史有三百餘年。歡騰、奔放、熱烈、火爆是其基調,優美、抒情、風趣、詼諧是其特色,二者的統一構成海城高蹺秧歌的藝術特徵,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技法要素。在海城高蹺秧歌的表演中,氣勢恢宏的大場和輕快細膩的小場包括了音樂、舞蹈、雜技、戲曲等多種形式,構成以舞蹈為主體的綜合性民間廣場藝術。

2006年5月20日,高蹺(海城高蹺)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蹺(海城高蹺)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遼寧省海城市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項目編號:Ⅲ-9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角色分工,音樂特點,服裝特徵,表演道具,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譜系,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活動,榮譽表彰,衍生作品,

歷史淵源

海城高蹺秧歌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第一代海城高蹺秧歌藝人誕生與形成時期。據《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遼寧卷》(鞍山分冊),按藝人傳承關係推算,這一時期是從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20年間。這時海城高蹺秧歌每隊人數在11人左右。蹺棍很高,在蹺上有時表演《罵雞》《罵灶》《罵菜》(俗稱“三罵”)和《斷橋》等劇目。
第二時期為海城高蹺秧歌的興盛時期,即清鹹豐十年(1860年)至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這一時期的藝人通稱為第一代,每隊人數多達32人,蹺一尺多高,當時隊員蹺功很硬。
高蹺(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
第三個時期為海城高蹺秧歌極盛時期,即1900年至1930年,在遼寧省,北起鐵嶺南抵復縣區間,每年從入冬開始至翌年二月,各地職業、半職業高蹺藝人和秧歌手,自願搭班結隊活動,在東三省影響較大。
第四個時期為1931年至1949年,為衰落時期。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受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的影響,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影響,海城高蹺秧歌也受到影響而逐漸走向衰落。
第五個時期為中國解放以後,海城高蹺秧歌進入了曲折的復興發展時期。藝人們在各自的家鄉培養一批批青壯年高蹺秧歌骨幹,組建了一支支高蹺秧歌隊,並長期活躍在鄉村、城市社區。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表現手段
海城高蹺以“扭、逗、浪、相”為主要表現手段。“扭”為舞蹈基本形態,“逗”來傳情達意,浪”為審美標準,“叫鼓亮相”展現其風格特點。它的表演富有魅力,扭中有浪,浪里顯美,美中見俏,俏中有哏。既文靜優美又含蓄大方;既詼諧風趣又樸實端莊;既穩健飄逸又英姿颯爽。
主要分類
海城高蹺表演大致可分三種:一種是以舞為主,浪得好,穩中有動,浪中見美,動律帶“艮”勁。節奏分快、中、慢板,慢板難掌握,能看出技巧和秧歌味,用“海情歌”曲是難控制的大慢板,造詣深的藝人“五鼓”手到哪,哪是手絹花;另一種是演員唱工好,以唱見長,大場下來清場就唱“雙條”曲藝。曲目有:《蘭橋》《大西廂》《燕青賣線》《回杯記》《梁祝下山》《馮璽賣妻》等,有時也演唱“喇叭戲”,比如:《王婆罵雞》《趙匡胤打棗》《梁賽金扦面》《鐵弓緣》《神州會》《拉馬》等;第三種是演員唱,扭浪條件稍差,唯蹺工較好,一遇“賽會”(藝人叫“對會”,即兩隊以上的高蹺隊碰頭),為了爭取觀眾,壓倒雙方,就下武場(帶有雜技性的蹺工表演),整個高蹺隊演下叉,在地面表演地工剪、跌蛤蟆等蹺功技巧。
主要形式
傳統海城高蹺秧歌從起鼓算起可分為過街樓、武場、大場、清場、拉場戲、混場六種形式的表演。
(一)過街樓:又稱街趟子,主要是高蹺隊在街頭行進時的表演形式,隊伍在前,鼓樂在後,兩排人各手持扇子、手絹、花棍等道具,依據鼓樂曲牌《五匹馬》《梆子娃娃》《句句雙》等基調,在行進中做翻身、夾籬、搭肩、纏頭等動作,要求舞蹈動作整齊一致,只許一付架的上、下裝互相進行情感交流。
高蹺(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
(二)武場:一般在進入宅院時演出,它的內容包括拉大象、壓獅子、踩扁擔以及個人技藝表演。
拉大象又叫騎象,一般只在逢年過節時演出,取萬象更新之吉慶。大象起身由6人組成,5人上蹺。頭、二蹺並排站立挽臂叉腰,其後亦並排站立兩下裝同頭,二蹺漁翁起空兩手各按在頭二蹺肩上,雙膝分跪在倆下裝肩頭,漁翁背上再騎上一個上蹺的童子。其餘人可按男在女右站立兩旁。前面另有一拉象人手拉一彩色飄帶,飄帶一頭結一紅色繡球,另一頭則叼在騎象童子口中,當大象拉進蹺時繞場一周,然後騎象童子可根據宅院主人的職業特點和喜好唱一段秧歌梆子調的喜興歌,歌詞即興發揮,喜歌唱畢,開始跑大場。
壓獅子又名燕子泉水,倆下裝對立手拉手,另下裝之上身由兩個拉手之空當中鑽出,前胸壓在前二八上,又由一個下裝抓住中間人的右腿邊行進邊上、下悠蕩。踩扁擔由四八上蹺表演。先由一人橫擔一長扁擔,其左右各由一人扛住兩端扁擔頭,三人橫排而立,另一人上蹺起空用蹺踏板卡在中間,站立人的雙肩的扁擔上(中間人抱住上面人的蹺腿),表演時中間人可一邊抱住肩上人的蹺腿而兩腋夾住扁擔,雙腿騰空倒立,也可以中間人抱住肩上蹺腿疊閃住扁擔,而兩頭下裝兩腿稀空,三人做旋轉動作。
蠍子倒爬城,兩旁二人扶長梯,由下裝一人綁蹺做倒立動作,雙手輪換騰空,一格格竄上梯端,然後再格格下到平地,其次根據條件尚可表演扔旋子、打飛腳、倒立、前後滾翻、叼花等蹺技。
(三)大場:起象以後開始起鼓跑大場,目的是營造喜慶氣氛,亦給下面的“清場”打開場面。首先由壓鼓演員叫鼓頭,二蹺領隊一邊跑圓場一邊變化隊形,常見的隊形有:“龍擺尾”“四面斗”“龍抱柱”“卷白菜心”“三環抱月”等。
(四)清場:清場是一人或二人表演的小場。其內容則為具有一些簡單情節的小品表演。開頭首先由壓鼓上下裝下清場,二人在鑼鼓伴奏聲中上場,傳中遞扇,作“腰滾”“大小浪頭”等,然後壓鼓亮相下場,接著頭蹺出場演“備馬”舞。上場後手持小扇先念定場詩,接著作備馬舞,其中包括拴馬、揮水、理氣、梳馬尾、備鞍、勒肚帶、帶馬嚼子等舞匯。鞭掛又包括上馬、一馬三鞭、金雞獨立、探海、踹燕、空轉、翻身等舞匯。其次又是二人唱小場,一般上下裝常唱秧歌梆子,常見的有:《王二姐思夫》《小倆口分家》《張生游寺》《棉花》《探親相罵》等。之後有二人場《殺江》,漁翁肖思與肖玉芝出場,首先是父女念白,然後開始搭跳板、上船、划船、撒網、撲魚等舞蹈動作。另外還有上下裝表演《拉君》《拉馬》《瞎子觀燈》《鋸大缸》《小放牛》等雙人唱。
高蹺(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
(五)混場:與清場形式一樣,只是表演人數為三人以上,如老擓以及上、下裝,內容為上下裝男女相互傳情以示彼此間的愛慕,而老擓則掏空心思從中百般阻撓,手持棒锺或菸袋在二人之間進行干擾,最終上下裝躲過了老擓的阻擋。再比如“撲蝴蝶”,多為六人場,開始上裝四人先上場念:“水消北河岸,開向陽花,做完針線活,姐妹要玩耍”,之後下裝掛桿上,桿上裝有蝴蝶,四人撲蝶沒撲著,沙公子上用扇撲蝶,撲著又飛了,大家齊撲,最後還是沙公子撲到。其中下裝丑角的架桿舞蹈難度較大,必須做到有善用拉桿、掏桿、背桿、轉桿和纏頭繞花、里外挽花等舞蹈技巧才能使彩蝶翻飛,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六)拉場戲:即喇叭戲,是海城高蹺秧歌演出中壓軸的歌舞小戲,在高蹺秧歌大盛時期海城境內興起“點戲”之風,通常只在白天演出的短小小戲已經不滿足民眾的需求,不少高蹺秧歌白天演出結束後,等到晚上會拉地場子唱帶有始終的本戲,如《鋸大缸》《王婆罵雞》《合缽》《賽金擀麵》《趙匡胤打棗》《小上坑》《三賢》等二十多出喇叭戲。後來隨著“點戲”之風日趨紅火,又加進了唱地蹦子(二人轉)如《大小綱鑑》《大西廂》《禪字寺》《伍子胥過江》《燕青賣線》以及單出頭《紅月娥做夢》《摔鏡架》等。由於晚上唱“蹦蹦”時下裝手拿點著的燈碗,既做手中道具又能圍著上裝轉一直照在上裝臉上,從而能增添了許多舞匯語言的獨特動作。藝人們稱晚上拉地場子唱蹺戲為唱“燈碗兒”。打那以後,喇叭戲從“兩小”“三小”過渡形成了地方小戲劇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國家定名為“海城喇叭戲”,“蹦蹦”定為曲藝二人轉。

角色分工

海城高蹺演員分“四梁四柱”:即頭蹺、二蹺(手拿馬鞭)、老生(帶白滿)、老擓(反串老旦)手持菸袋。上裝,即旦角,頭戴花樓子、仙人鬏、拿手帕、扇子,下裝,有丑角、武行、小生。

音樂特點

海城高蹺秧歌音樂的一大特色便是鑼鼓樂與嗩吶樂的結合。依循高蹺秧歌表演程式來分,主要有大場音樂、小場音樂和過街樓音樂。通常用的曲牌有滿堂紅、大姑娘美、句句雙等。主奏樂器有:嗩吶(俗稱喇叭)、鼓(堂鼓,兩面蒙以牛皮,奏時置於木架上,兩人抬鼓,一人用兩根木棉擊鼓)、鑼(大鑼,銅製,直徑在25~35公分範圍)以及大缽、小缽、大板、小板等。
高蹺(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
鑼鼓樂(打擊樂)在海城高蹺秧歌表演中起著掣領、節制聯結的作用,即所謂“戲場鑼鼓,筋節所關”,主要特點是鼓相多變、叫鼓亮相,用以烘托人物情感的變化。

服裝特徵

頭蹺所扮人物名“張三”,武丑扮相,臉譜開始畫蠍子形圖案,後來改為蜻蜓,寓意武藝高強,能空來空去。其裝束頭戴馬尾透籠巾(叫棕帽),旁插英雄膽(絨球),身穿青色報衣報褲,腰系白色大帶,手持馬鞭,斜背一個黃色包袱(文書包)。
二蹺:初扮武旦,演擋馬時飾楊八姐,頭戴絨球小鏡,身穿墨綠戰襖,手持馬鞭。後來,二蹺逐漸改扎黑頭巾,俊扮武生,和頭蹺一塊下場。
老生:最初扮漁翁,肖思形象。閨堂畫紅色“臘千”,頭戴網子,頭扎白色髮髻,系黃布發綾,旁插絨球,掛白髯口,身披黃袍,露出單臂,下穿彩褲,腰扎香色大帶。
老擓:穿大襟襖,外套坎肩,手持一長菸袋或一對棒錘。早年臉譜畫“人”字圖案,頭纏牛角。近代裝束改彩旦,兩耳掛紅辣被,頭戴笊籬把子,扮象潑辣。
傻柱子:下裝,也稱“丑角。但又與下裝有所區別,臉譜“花眼眶”或“一抹黑”,頭上扎小辮或戴醜帽,身穿耍衣或長衫。
上裝:早年臉譜只是粉裝俊扮,無頭面,只帶“花兒山”,藝人稱“花樓子”。向戲曲借鑑後,改扮上大頭,越扮戴偏位鳳,穿裙襖,持扇和彩絹。
下裝:也稱丑角,臉譜有“豆腐塊”“蝴蝶榴”“桃形”“蛤蟆”“雲子卷”。頭戴方巾、小生帽、或扎手巾。穿耍衣或長衫。

表演道具

海城高蹺常用的表演道具有手絹、彩扇、袖頭、菸袋、馬鞭、棒棰等,這些手持道具在不同藝人的手上有不同的用法,甚至會成為一種絕活。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實用價值
海城高蹺秧歌是生動、豐富的民間藝術。是一種具有廣泛民眾性、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具有濃郁遼南鄉土風情的民間舞蹈。其情緒熱烈火爆;其內容剛健清新;其性格純真樸實;其風采輕鬆自由。它不僅展現了海城人民的才華和智慧,並再現了東北人民熱情爽朗、堅忍不拔、豁達酣暢的性格,體現了遼南地域文化特徵。海城高蹺在其發展流傳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徵和風格特色,是重大慶典、歲時節日、祭祀等社會生活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活動形式,有祝福人壽年豐、祈禳災邪等多種目的,具有娛樂作用、美育作用、教育作用、保存傳統文化等作用。
高蹺(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
歷史價值
海城高蹺秧歌是中國民間藝術,是東北秧歌的一支,是遼寧省影響大、流傳廣的民間舞蹈品種,是一種獨特的海城文化現象。海城高蹺秧歌歷史悠久,具有濃厚的民間藝術文化的淵源。它的地域文化底蘊較深,表現了前輩藝人的審美創造,體現了地域歷史和地域文化的精神沿革。
文化價值
海城高蹺秧歌是一種特色的民族藝術,它有較強的個性,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生命力,世代相傳,不斷發展。是東北高蹺秧歌中富有活力的代表。
海城高蹺秩歌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是參加各種慶典、巡遊、遊園、廟會,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間藝術,它的價值在於一種民族藝術性,它有靈性,有個性,有底蘊,是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民間藝術的瑰寶。

傳承狀況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藝人外出打工,具有造詣的民間藝人很難找到,一部分老藝人年事已高,並相繼離世,絕活沒有老藝人傳教,一些傳統藝術面臨失傳。表演隊伍鬆散,後繼乏人;特別是女藝人年齡的增長,活動起來多有不便。大部分演員靠興趣參與,由於缺乏資金投入,在勞務費、補助費很少的情況下,缺乏藝術培訓,海城高蹺已經到了瀕危失傳的邊緣。

傳承譜系

高蹺(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傳承譜系
高蹺(海城高蹺)
海城高蹺傳承譜系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海城市民間高蹺秧歌藝術團獲得“高蹺(海城高蹺)”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高蹺(海城高蹺)”項目保護單位海城市民間高蹺秧歌藝術團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社會活動
1987年11月,耿莊鎮高蹺隊奔赴廣州,參加了“廣州歡樂節”。
1988年11月,應文化部和廣東省邀請,海城市耿莊高蹺隊參加了“38廣東歡樂節”演出。
1988年10月,海城高蹺藝術團代表遼寧省參加中國第二屆藝術節演出活動。
1990年8月,海城市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海城國際民間藝術節”,海城高蹺隊與國際民間藝術同行同台獻藝。
1992年,海城市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海城國際民間藝術節”,海城高蹺隊與國際民間藝術同行同台獻藝。
1996年春節期間,海城高蹺藝術團應澳門市政廳邀請赴澳,於農曆臘月二十九至正月初六,在澳門市政廳廣場、孫中山市政公園、白鴿公園等地演出9場。
國際活動
1989年8月,海城高蹺隊組成中國海城民間藝術團,參加了“奧地利第二屆克拉根福國際民間藝術節”,接著又到匈牙利,參加了“匈牙利第九屆沙爾瓦爾國際民間藝術節。”之後,又重返奧地利,參加了“奧地利第十一屆克雷姆斯國際民間藝術節”。
1991年,海城市高蹺藝術團出席了日本名古屋第十屆大中國展。
2002年春節期間,海城市高蹺藝術團受日本之邀,參加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國際冰雪節,做了32場高蹺藝術表演。

榮譽表彰

1987年春節期間,海城市高蹺代表隊應北京國際旅遊年組委會的邀請,參加了北京第二屆龍潭花會大賽,獲得了“飛龍旗”和“龍潭杯”。
1987年9月,耿莊鎮高蹺隊代表遼寧省參加了在昆明舉行的“全國廣場民間舞蹈匯演”,獲得了“孔雀杯”獎。
1988年10月1日晚,海城高蹺藝術團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建國四十周年聯歡晚會演出,獲得了優秀演出獎。

衍生作品

20世紀80年代,東北人民藝術劇院歌舞團採用了海城高蹺秧歌主要舞匯創作出《東北大秧歌》扇子舞等節目,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獲得金質獎章,《東北大秧歌》1953年在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後又出國演出。
1955年以後,在高蹺秧歌的基礎上創作了《東北組舞》《小貨郎》《金扇兒舞》《采棉舞》等舞蹈,其舞蹈《在果園裡》還被拍成了紀錄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