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莊街道(高莊(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管轄街道辦事處))

高莊街道(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管轄街道辦事處)

高莊(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管轄街道辦事處)一般指本詞條

高莊街道Gaozhuang Sub-district,隸屬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位於汶河南岸。

街道面積157.8平方千米,人口83349人(2010年)。

轄區南與新泰市以蓮花山之分水線為界,北與鳳城街道辦事處隔汶河相望,西與牛泉鎮毗鄰,東與濟南市鋼城區顏莊鎮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莊街道
  • 外文名稱:Gaozhuang Sub-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
  • 下轄地區:2個居委會,88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府前大街南
  • 電話區號:0634
  • 郵政區碼:271122
  • 地理位置:濟南市萊蕪區南部
  • 面積:157.8平方千米
  • 人口:83349人(2010年)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牟汶河
  • 機場: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 火車站萊蕪東站、濟南東站、濟南站等
  • 車牌代碼:魯S
  • 區劃代碼:370116
  • 主要道路:長勺南路、萊泰高速、府前大街
行政區劃,政區沿革,特色產業,名勝古蹟,人文景觀,村居名錄,

行政區劃

高莊街道轄東溝里、田家鋪2個居委會,高莊、西汶南、崖下、坡草窪、張家樓、栗子莊、吳家樓、郭家園、董家林、任家莊、南壇、麻灣崖、鄂莊、北梨溝、南梨溝、羊莊、冢子、堯王、東汶南、槲林前、上台子、下台子、響水、埠陽村、魏家窪、曹家莊、沙埠子、勸禮、塔子、石棚、黃溝、五龍、蜂崖、魯家莊、響山口、黑峪、龍王莊、徐家峪、西辛莊、團山、井峪、趙家峪、上亓家峪、下亓家峪、後王家峪、樓子、野店、薄板台、趙家嶺、田家林、南冶、沙王莊、關帝廟、安仙、站里、大北冶、小北冶、吳家嶺、任家窪、北十里河、南十里河、西溝里、南毛家莊、北毛家莊、小窪子、吊鼓山、楊家峪、朝陽村、南王莊、對仙門、前王家峪、紀家村、東藺家莊、老君堂、北王莊、白馬峪、岔河口、譚家樓、劉家林、邵家莊、南響水灣、嶺子、蓮花峪、聖水庵、沙嶺子、尚家莊、石廟子、後坡88個行政村,106個自然村。辦事處駐高莊村,距市區中心2千米。
山區、丘陵、平原各占1/3。礦產資源有煤、粘土、石灰石、石英、石材等。泰萊、博萊、萊辛3條高速公路,磁萊鐵路支線、205國道以及高牛、高燕、鄂牛等公路穿境而過。萊蕪發電總廠設境內。有蒼峽雷鳴、宮山夕照、二洞雲蓮、仙人遺蹟、汶水西流5處萊蕪“舊八景”,還有蓮花山、鳳凰山、仙人山(石刻)、團山、蒼龍峽石刻、張四教墓,紫台秋室、仙人山等景點。

政區沿革

據當代作家田茂泉介紹說,高莊為西廂保高莊。據《李氏譜》記載:明成化年間,李姓由李封邱遷此建村,因址在麻埠嶺北坦高地上,故名高莊。清末屬南鄉的汶陽、西廂保和東鄉的故事保。民國初年屬一區(城區)、三區(汶南)、四區(顏莊)。1941年屬新甫縣。1943年屬新泰縣,旋歸新甫縣。1945年10月稱汶南區。1950年改稱第六區。1955年復稱汶南區。1958年,將高莊、魯家、汶南、南冶、老君、譚家樓等鄉合併為高莊、南冶2個鄉。同年10月,改稱高莊、南冶公社,1959年合併為高莊公社。1960年撤銷,北部歸礦山公社,東部歸顏莊公社,西部歸牛泉公社。1964年恢復建制,轄高莊、槲林、魯家、老君、對仙、吳家嶺、南冶管理區。1984年改稱高莊辦事處,轄高莊鎮及槲林、魯家、老君、譚家樓、南冶鄉,90個行政村,105個自然村。1985年10月分為高莊鎮、南冶鎮。1997年,高莊鎮面積79.47平方千米,人口52129人,轄4個管理區,高莊、西汶南、崖下、坡草窪、張家樓、粟子莊、吳家樓、郭家園、董家林、任家莊、南壇、麻灣崖、鄂莊、北梨溝、南梨溝、羊莊、冢子、堯王、東汶南、槲林前、上台子、下台子、響水、埠陽、魏家窪、曹家莊、沙埠子、勸禮、塔子、石棚、黃溝、五龍、蜂崖、魯家莊、響山口、黑峪、龍王莊、徐家峪、西辛莊、團山、井峪、趙家峪、上亓家峪、下亓家峪、後王家峪、樓子、野店、薄板台、趙家峪、田家林50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南冶鎮面積79.22平方千米,人口43709人,轄3個管理區,南冶、沙王莊、關地廟、安仙、站里、大北冶、小北冶、吳家嶺、任家窪、北十里河、南十里河、西溝里、南毛家莊、北毛家莊、小窪子、吊鼓山、楊家峪、朝陽、南王莊、對仙門、前王家峪、紀家、東藺家莊、老君堂、北王莊、白馬峪、岔河口、譚家樓、劉家林、邵家莊、南響水灣、嶺子、蓮花峪、聖水庵、沙嶺子、尚家莊、石廟子、後坡38個村委會和田家鋪、東溝里2居委會。2000年12月,撤銷南冶鎮、高莊鎮,以原南冶鎮和高莊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高莊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高莊鎮政府駐地,轄90個行政村,106個自然村,48個自然村。2002年,面積158.69平方千米,人口94580人,轄7個管理區,90個村(居)委會,107個自然村。

特色產業

高莊街道還是萊蕪生薑的主產地。萊蕪生薑是全國名貴產品和中國蔬菜優良品種,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以姜塊肥大、皮薄絲少、辣濃味美、色澤鮮潤著稱,富含多種維生素,既是調味品,也是保健品,益胃脾、散風寒、止嘔吐,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早在1960年2月全國“三辣”規劃會議就把萊蕪生薑列為名貴產品。中科院把萊蕪生薑編入《中國蔬菜良種》一書。1997、1999、2001年,連續三屆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定為名牌產品。1961年萊蕪被列為省屬生薑、大蒜、大蔥商品基地,1997年8月萊城區(現萊蕪區)被命名為“中國生薑之鄉”,生薑產業被確定為“國家星火區域性支柱產業”。

名勝古蹟

蒼龍峽在勸禮村東,是魯家河與汶南河的接口處,峽口與峽底落差30米,是南部丘陵與北部平原的交界地段。峽西岸有一天然石洞,可容數千人。峽內怪石嶙峋,千姿百態。特別是東崖石縫中兀起的一大溶洞,形若蒼龍,每當天晴,斜陽東照,石龍倒映水中。待到波隨風起,影隨波興,但見鱗光耀眼,宛如蒼龍遊動,故取名蒼龍峽。峽東原有始建於元代的七級寶塔,西面有建於明代的望峽樓閣。明代天啟年間督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等處地方、並提都軍務兼理河道的亓詩教即歸隱於此。清初,陝西榆林兵備道按察司副使張道一也曾在此隱居。懸崖石壁上有金元與明清達官名人的摩崖石刻多處,如“醉石”“醉翁”“待月”“雲窩”“雲堤”“桃林”“謝公墩”“藏珠泉”等。此題刻寫的酣暢淋漓,刻的妙手傳神,既蒼古渾厚,又飄逸瀟灑,極具藝術價值。

人文景觀

在蒼龍峽西岸,初為邑先達亓詩教故園。清代陝西榆林兵備道按察司副使張四教(1602~1694),今萊蕪區和莊鄉張家台村人。購居於望峽樓後,有名言曰:“上有藍天麗日,下有青山綠水,中有不貪之心,還復何求?”故更樓名為“樂飢齋”。蓮花山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我國最早的文學典籍《詩經》就有“新甫之柏”的記載。據傳,漢武帝曾巡遊蓮花山,遺有迎仙宮、漢離宮、甘露宮等古蹟。唐宋以來這裡為一方香火聖地和遊覽勝地,形成了佛道儒諸家並存,互相影響的文化格局。縱覽山中諸多景觀,廟宇、庵堂遺址,亦可洞觀蓮花山輝煌的古代文明。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蓮花山為革命根據地,著名的“蓮花山起義”彪炳千秋,新甫縣遺址,已成為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教育的基地。

村居名錄

高莊村西汶南村崖下村坡草窪村張家樓村栗子莊村吳家樓村郭家園村董家林村、任家莊村、南壇村(南壇、楊家莊)、麻灣崖村、鄂莊村(鄂莊、宋家莊)、北梨溝村南梨溝村羊莊村冢子村堯王村東汶南村槲林前村、上台子村、下台子村響水村(原名響水河)、埠陽村(原名石灣子)、 魏家窪村曹家莊村沙埠子村勸禮村塔子村石棚村黃溝村五龍村蜂崖村魯家莊村響山口村黑峪村(前黑峪、後黑峪、官莊)、龍王莊村徐家峪村西辛莊村(原名小辛莊)、團山村、井峪村、趙家峪村、上亓家峪村、下亓家峪村後王家峪村樓子村(樓子莊、張家莊、楊家莊、臥龍頭)、野店村(野店、馬頭崖)、薄板台村、趙家嶺村、田家林村南冶村沙王莊村關帝廟村安仙村站里村大北冶村小北冶村吳家嶺村任家窪村北十里河村南十里河村、東溝里居委會、西溝里村(西溝里、小南嶺)、南毛家莊村北毛家莊村、田家鋪居委會、小窪子村吊鼓山村楊家峪村朝陽村(原名田家莊)、南王莊村對仙門村前王家峪村、紀家村(原名紀家莊)、東藺家莊村(原名藺家莊)、老君堂村(老君堂村、三里溝)、北王莊村白馬峪村岔河口村譚家樓村(譚家樓、前坡)、劉家林村邵家莊村南響水灣村(原名響水灣)、嶺子村(原名高家嶺)、蓮花峪村(原名張家莊)(蓮花峪、小北坡、西坡場)、聖水庵村沙嶺子村、尚家莊村石廟子村(中石廟子、東石廟子、西石廟子、北石廟子)、後坡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