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壓電性是高聚物在受到外力時,極化有所變化的性質。壓電性英文名稱的前綴“piezo”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聚物壓電性
- 外文名:Polymer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 發現人:P.居里
- 發現時間:1880年
- 發展:科學家研究了硬橡膠的壓電性
概念,發現,發展,研究擴展,詳細內容,基本機理,
概念
理論發展
發現
1880年P.居里首先在無機材料中發現壓電性。
發展
20世紀20年代起,其他科學家研究了硬橡膠、橡皮、賽璐珞等的壓電性,此後又研究了塑膠的衝擊感應極化,乃至木、骨、肌肉、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等生物高分子的壓電性。60年代以來,許多合成高聚物(如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耐綸11等)的壓電性也得到了研究。
研究擴展
自1969年河合轍發現經拉伸和極化後的聚偏氟乙烯薄膜有強壓電性後,這個課題引起了廣泛的興趣。此後,對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以及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也都進行了研究。
詳細內容
壓電高聚物具有許多無機壓電材料所不具備的特點,例如壓電陶瓷硬而脆,比較重,難以加工成大面積或形狀複雜的薄膜,價格也較貴;而壓電高聚物則力學性能好,易於加工,價格便宜。其缺點是其壓電常數比無機壓電材料小,熔融溫度和軟化點也較低。
迄今研究得最多的壓電高聚物是聚偏氟乙烯,這種高聚物薄膜做成的電聲換能器已商品化。這種壓電高聚物還可用作觸診感測器,套用於炮彈引信、地應力測試,也可用於測量緩變壓力,如測量印刷鈔票的印刷版與滾筒之間接觸處的壓力。聚偏氟乙烯壓電薄膜的一個重要套用是製作超聲換能元件,能在較寬的頻率範圍內工作,而且不會失真,可以用來分析脈衝的形狀。用聚偏氟乙烯壓電薄膜做成的微型探針,可以準確地校正醫療超聲器械的聲場。
壓電常數可以通過正壓電效應或逆壓電效應來測定,為了在巨觀上描述物質的壓電性質,引用了四個不同的壓電常數,它們是壓電應變常數d31和g31(第一個下標為電效應的方向,第二個下標為機械效應的方向),壓電應力常數e和h, 式中D為電位移;E為電場強度;ε為應變;σ為應力;π為圓周率。幾種主要高聚物的壓電應變常數 d31和g31見表。
基本機理
關於高聚物壓電效應的基本機理,就整體來說還不夠清楚,有人提出了偶極子模型的假設,但它還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