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軟體工程

高級軟體工程

《高級軟體工程》是2011年6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級軟體工程
  • ISBN:9787302257202
  • 頁數:391頁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6月1日
  • 開本:16
  • 重量:621g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高級軟體工程》介紹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軟體工程領域新的理論和技術,圍繞如何提高軟體的生產效率和質量來選取和組織材料。前11章為理論部分,內容包括軟體體系結構、中間件技術、線上演化技術、網構軟體、仿生學、面向Agent的軟體工程、面向服務架構技術、柔性工作流、統一建模語言、雲計算;後6章為實驗部分,內容包括用VB實現的UDP通信、Windows API函式、連線埠的禁用、用VB寫DLL檔案、用VB寫OCX控制項以及COM、COM+和DCOM。
《高級軟體工程》可作為高校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教師和廣大高級編程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理 論 篇
第1章 軟體工程新技術31.1 新的構建技術
1.2 新的軟體形態
1.3 新的開發工具
1.4 大規模的套用
第2章 軟體體系結構
2.1 軟體體系結構的形成
2.1.1 無體系結構階段
2.1.2 萌芽階段
2.1.3 初級階段
2.1.4 高級階段
2.2 軟體體系結構的概念
2.3 軟體體系結構的要素
2.3.1 構件
2.3.2 連線件
2.3.3 約束
2.4 軟體體系結構的作用
2.5 軟體體系結構描述語言
2.5.1 ACME
2.5.2 Wright
2.5.3 C
2.5.4 UniCon
2.5.5 其他比較有影響的ADL
2.5.6 ADL分類與比較框架
2.5.7 ADL之間的比較
2.6 軟體體系結構描述方法40目錄高級軟體工程 2.7 軟體體系結構風格
2.7.1 軟體體系結構風格的概念
2.7.2 軟體體系結構風格的研究內容
2.7.3 幾種常見的軟體體系結構風格
2.7.4 新的軟體體系結構風格的提出
2.7.5 討論軟體體系結構風格時常見的問題
2.8 軟體體系結構評估
2.8.1 軟體體系結構評估的目的
2.8.2 軟體體系結構評估的方法與工具
2.8.3 軟體體系結構評估存在的問題
2.9 基於體系結構的軟體開發過程
2.10 Windows體系結構介紹
2.10.1 Windows系統的發展歷史
2.10.2 Windows系統的描述語言
2.10.3 Windows NT體系結構簡介
思考題
第3章 中間件技術
3.1 中間件技術的形成
3.2 中間件的基本概念
3.2.1 中間件的定義
3.2.2 中間件的分類
3.2.3 中間件的新類型
3.2.4 中間件的作用
3.2.5 中間件面臨的問題
3.3 典型中間件
3.3.1 訊息中間件
3.3.2 交易中間件
3.3.3 對象中間件
3.3.4 套用伺服器
3.3.5 安全中間件
3.4 基於中間件的套用開發
3.4.1 中間件基礎技術
3.4.2 基於中間件的軟體開發過程
3.5 中間件的現狀
3.6 中間件的發展趨勢
思考題
第4章 線上演化技術
4.1 軟體演化的產生
4.2 軟體演化理論
4.2.1 演化與維護的關係
4.2.2 軟體演化的分類
4.3 構件運算的概念及其性質
4.3.1 構件與軟體復用
4.3.2 構件軟體系統的抽象描述
4.3.3 構件運算的性質
4.3.4 構件運算的完整性證明
4.4 軟體演化方法
4.4.1 基於構件運算的軟體演化
4.4.2 基於體系結構的軟體演化
4.4.3 軟體演化的核心算法
4.4.4 構件運算表達式的體系結構化
4.5 基於構件的軟體線上演化實現
4.5.1 基於構件的演化信息的捕獲方法
4.5.2 基於構件的軟體線上演化框架實現
4.6 軟體演化研究現狀
思考題
第5章 網構軟體
5.1 網構軟體的產生
5.2 網構軟體的特徵
5.3 基於開放軟體模型的網構軟體模型
5.3.1 開放軟體模型
5.3.2 網構軟體模型
5.3.3 網構軟體中間件
5.3.4 網構軟體按需協同的實現模型
5.4 基於Agent的網構軟體模型
5.4.1 開發協同模型框架的設計途徑
5.4.2 基於移動Agent的協同程式設計技術
5.4.3 多模式互動機制及基於Agent中間件模型
5.4.4 面向體系結構的協同程式設計方法
5.5 以體系結構為中心的網構軟體開發方法
5.5.1 ABC方法概覽
5.5.2 基於特徵的網構軟體需求建模
5.5.3 基於體系結構的網構軟體自適應性建模
5.6 網構軟體的實現和測試方法的研究
5.6.1 網構軟體
5.6.2 軟體測試
5.7 網構軟體帶來的挑戰
思考題
第6章 仿生學
6.1 仿生學的定義及意義
6.1.1 仿生學的定義
6.1.2 仿生學的意義
6.2 仿生學的現狀及前景
6.2.1 仿生學的現狀
6.2.2 仿生學的前景
6.3 仿生學的學科特徵及研究方法
6.3.1 仿生學的學科特徵
6.3.2 仿生學的研究方法
6.4 仿生學在計算機領域的套用
6.4.1 計算機結構的仿生特性
6.4.2 軟體的仿生學生產方法
思考題
第7章 面向Agent的軟體工程
7.1 面向Agent的技術
7.1.1 Agent的基本概念
7.1.2 Agent的體系架構
7.1.3 Agent的組織類型
7.1.4 Agent與組件的對比
7.1.5 語義復用的Agent和組件
7.2 面向Agent的軟體工程
7.2.1 面向Agent的研究內容
7.2.2 面向Agent的開發過程
7.3 面向Agent的經典開發方法
7.3.1 Gaia方法
7.3.2 Tropos方法
7.3.3 MASE方法
7.4 按需定製的開發框架HDA
7.4.1 HDA的定義
7.4.2 HDA的使用規則
7.4.3 元模型
7.4.4 潛在的問題
7.4.5 Agent建模階段
7.5 多Agent系統的基礎設施
7.5.1 MAS的基礎設施
7.5.2 基礎設施的授權與協調
7.5.3 授權型基礎設施JADE
7.5.4 MAS的協調基礎設施
7.5.5 協調對MAS工程化的影響
7.5.6 MAS協調的行為理論框架
7.5.7 製品與協調基礎設施
7.5.8 MAS工程中的協調平衡
思考題
第8章 面向服務架構技術
8.1 面向服務體系架構的產生
8.1.1 傳統的軟體體系結構
8.1.2 基於組件的軟體體系結構
8.1.3 面向服務體系階段
8.2 SOA的基本概念
8.2.1 SOA的定義
8.2.2 SOA的架構
8.2.3 SOA的優點
8.3 支持SOA的Web Service技術
8.3.1 SOA的基本原則
8.3.2 基於SOA的解決方案
8.3.3 Web Service技術
8.3.4 SOA架構的不足
8.4 適於SOA的建模方法
8.4.1 MDA
8.4.2 敏捷方法
8.4.3 SOA的五視圖法
8.5 基於SOA架構的軟體開發方法
8.5.1 面向服務的架構
8.5.2 基於SOA架構技術的優勢
8.5.3 SOA套用的構建步驟
8.5.4 SOAD與傳統軟體開發的區別
8.6 基於SOA架構的ERP系統
8.6.1 SOA在ERP中的套用
8.6.2 基於SOA的ERP系統總體設計
8.6.3 基於SOA的ERP系統架構
思考題
第9章 柔性工作流
9.1 柔性工作流的概念
9.1.1 工作流的定義
9.1.2 工作流的要素
9.1.3 柔性工作流的概念
9.2 工作流管理系統的參考模型
9.2.1 工作流管理系統概述
9.2.2 工作流管理系統的參考模型
9.2.3 工作流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
9.3 柔性工作流的描述
9.3.1 柔性工作流模型的組成
9.3.2 柔性工作流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9.3.3 基於XML的組件式柔性工作流模型描述
9.4 柔性工作流的建模
9.4.1 基本模型單元
9.4.2 模型擴展屬性
9.4.3 運行時的動態支持
9.4.4 工作流角色
9.4.5 柔性工作流引擎框架
9.5 柔性工作流的套用
9.5.1 柔性工作流套用的必要性
9.5.2 柔性工作流實現的技術
9.5.3 柔性化套用系統的特徵
思考題
第10章 統一建模語言
10.1 UML概述
10.1.1 UML產生的背景
10.1.2 UML定義
10.2 UML的研究內容
10.2.1 UML語言的定義
10.2.2 UML的圖形表示法
10.3 UML建模
10.3.1 UML建模過程
10.3.2 UML在RUP中的套用
10.4 基於UML的集成化CASE平台的模仿設計
10.4.1 CASE的起源和發展
10.4.2 集成CASE環境
10.4.3 參考模型——Rational Rose
10.4.4 模型檢查
10.4.5 平台的設計原則
10.4.6 平台設計的關鍵技術
10.4.7 平台的功能設計
10.4.8 平台的具體實現
思考題
第11章 雲計算
11.1 雲計算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徵
11.1.1 雲計算的基本概念
11.1.2 雲計算的主要特徵
11.1.3 雲計算的分類
11.1.4 雲計算與格線計算
11.1.5 雲計算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11.2 雲計算的原理與關鍵技術
11.2.1 雲計算的原理
11.2.2 雲計算的實現機制
11.2.3 Google雲計算技術
11.3 雲計算與移動Internet
11.3.1 移動Internet的發展概況
11.3.2 雲計算助力移動Internet發展
11.3.3 移動Internet的“端”-“管”-“雲”
11.4 雲計算與物聯網
11.4.1 物聯網的定義
11.4.2 物聯網的三大特徵
11.4.3 物聯網的前景
11.4.4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11.4.5 物聯網雲計算
11.4.6 物聯網雲計算運營平台的構建
思考題
實 驗 篇
第12章 用VB實現的UDP通信33312.1 網路開發基本概念
12.1.1 TCP/IP 協定體系
12.1.2 網路編程術語
12.1.3 Socket介紹
12.2 Socket網路編程原理
12.2.1 面向連線的套接字的編程模式
12.2.2 無連線協定的套接字的編程模式
12.3 用VB實現的UDP編程方式
12.3.1 WinSock控制項的使用
12.3.2 WinSock API的使用
12.3.3 總結比較
12.4 在VB下使用WinSock控制項開發UDP聊天室
第13章 Windows API函式
13.1 Windows API簡介
13.2 API函式分組
13.3 傳統類庫、控制項在軟體開發中的不足
13.4 在VB中調用API函式
第14章 連線埠的禁用
14.1 連線埠的定義
14.2 連線埠的分類
14.3 常用的連線埠
14.4 常被黑客利用的連線埠
14.5 連線埠的禁用
第15章 用VB寫DLL檔案
15.1 DLL的簡單介紹
15.2 用VB做一個DLL檔案
15.3 對ActiveX DLL的測試
15.3.1 在VB上的測試
15.3.2 在VC上的測試
15.3.3 注意事項
第16章 用VB寫OCX控制項
16.1 OCX控制項的介紹
16.2 用VB做一個OCX控制項
16.3 對OCX控制項的測試
16.3.1 在VB上的測試
16.3.2 在VC上的測試
16.3.3 注意事項
第17章 COM、COM+、DCOM
17.1 COM
17.1.1 COM組件的特點
17.1.2 COM接口和組件類型
17.1.3 COM組件的設計和套用
17.2 COM+
17.2.1 COM+簡介
17.2.2 COM+的特點
17.3 DCOM
17.3.1 DCOM的使用
17.3.2 DCOM的特點
17.3.3 DCOM的靈活配置和擴展機制
17.3.4 在套用間共享連線管理
17.3.5 DCOM的安全性設定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