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筧槽村

該行政村隸屬文山縣壩心彝族鄉,屬於山區。于山區。距離鄉15.20公里, 國土面積24.49平方公里,海拔1721.70米,年平均氣溫14.00℃,年降水量1256.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三七、蕎等農作物。

該村轄大山腳、高筧槽、陳家寨等6個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筧槽村
  • 隸屬:文山縣壩心彝族鄉
  • 年平均氣溫 :14.20 ℃
  • 年降水量 :1,256.52 毫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66.00畝(其中:田396.00畝,地1770.00畝),人均耕地1.6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三七、蕎等作物;擁有林地4148.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4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14畝,主要種植花椒、杉木、竹子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3014.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工程,無路燈。全村有 234 戶通自來水,有 86 戶飲用井水,有 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32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2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2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99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 土路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 15.2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5.2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57輛。
到2006年底,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 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313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12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9.1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1.00萬元,畜牧業收入3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20頭,肉牛250頭,肉羊2880頭); 林業收入1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4.00萬元, 工資性收入34.14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3902.0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4.1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3人 ,在省內務工33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0戶,共鄉村人口1424人,其中男性851人,女性573人。其中農業人口299人,勞動力945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6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9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15.2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76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壩心中心校,中學生就讀到壩心中心校。該村距離國小校15.20公里,距離中學15.2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15人,中學生4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6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85.5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30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50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00萬元,有固定資產75.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黨員總數54人,黨員中男黨員48人,女黨員6人。 團員82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行政村地理偏僻,交通不便,道路崎嶇顛簸,尚有幾個村子不通公路,使農戶有產品但難運輸,主要依靠人背馬馱,加之海拔高,又處老君山邊,氣候惡劣,四季冷涼,作物生長周期長,產量低。民眾意識低,科技文化水平落後,對新技術新知識掌握不足等都制約著本村經濟發展。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一是爭取資金修好公路和進村道路,要使農戶致富就必須把公路修好。二是大力發展花椒、黑山羊等特色產業,計畫發展核桃種植2000餘畝,打開市場,使農民增加收入。三是加強科技培訓,多引進新技術,使農民以科技致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