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教材·動物生理學

高等學校教材·動物生理學

《高等學校教材·動物生理學》是2005年4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守良。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等學校教材•動物生理學
  • 類型:科學與自然
  • 出版日期:2005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1088203, 7301088205
  • 作者:陳守良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417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動物生理學(第3版)》以人和哺乳動物器官生理學為主幹,注意介紹生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不同進化水平、不同生活環境中動物生理機能的差異,以及某些重要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過程,以啟發學生的思想,幫助他們學習生理學的研究方法。《動物生理學(第3版)》第一版於198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版經全面修訂199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現再次修訂,並新增人體的免疫機能和人類的生當機能兩章,全書共16章,插圖豐富,文字流暢,便於自學。《動物生理學》可作綜合大學生物學系基礎課動物生理學課程及師範大學生物學系人體及動物生理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供醫藥、農牧院校師生及有關專業人員參考。
《動物生理學(第3版)》的特色:
·以培養生物科學的研究人才為目標取捨教學內容
·注重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教學
·通過實驗論證理論,使學生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利用生理學發展的歷史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動物生理學(第3版)》第一版1998年獲國家教委高等學位優秀教材一等獎)

作者簡介

陳守良,生理學教授,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學系。在北大講授動物生理學、人類生物學等課程,研究高級神經活動、人體特異功能等。編著《動物生理學》、《人類生物學》,主編《高等學校生物學試題庫》生理學部分,校譯《人體生理學多項選擇習題集》。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細胞膜的結構與轉運機能
1.1 細胞膜
1.2 細胞膜的成分與結構
1.3 通過細胞膜的物質轉運
1.4 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1.5 細胞膜之間的連線
第二章 神經的興奮和傳導
2.1 生物的應激性與可興奮細胞和組織的興奮性
2.2 引起興奮的刺激
2.3 刺激的要素
2.4 興奮性的指標與興奮性的變化
2.5 生物電的發現
2.6 神經乾的損傷電位與動作電位
2.7 神經衝動的傳導速度
2.8 興奮的膜學說
2.9 離子學說
2.10 神經衝動在軸突上的傳導
第三章 興奮在神經肌肉之間的傳遞
3.1 神經肌肉之間興奮傳遞的特點
3.2 終板電位與小終板電位
3.3 去極化-釋放耦聯
3.4 逆轉電位
3.5 乙醯膽鹼受體與通道
3.6 神經肌肉接點突觸傳遞過程概述
第四章 肌肉的興奮與收縮
4.1 骨骼肌的結構與肌原纖維的亞顯微結構
4.2 肌肉收縮的肌絲滑行學說
4.3 興奮收縮耦聯
4.4 神經肌肉興奮過程概述
4.5 肌肉的等張收縮與等長收縮
4.6 刺激強度、刺激頻率與肌肉收縮的關係
4.7 軀體的槓桿活動
4.8 肌肉的能量轉換
4.9 平滑肌的結構與機能特點
4.10 昆蟲的原纖維肌
第五章 消化與吸收
5.1 食物的消化與消化管的結構
5.2 消化管的運動及其調節
5.3 消化液的分泌
5.4 消化液分泌的調節
5.5 小腸的吸收機能
5.6 肝臟的機能
第六章 血液的機能
6.1 體液與血液
6.2 血液的機能
6.3 血液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
6.4 紅細胞的凝集與血型
6.5 血液的凝固與纖維蛋白的溶解
第七章 血液循環
7.1 血液循環與哈維發現血液循環的歷史意義
7.2 血液循環的進化
7.3 心肌的結構與機能特性
7.4 心動周期的力學變化
7.5 心輸出量及其調節
7.6 血流動力學
7.7 血管系統各部分的特性與壓力梯度
7.8 微循環與淋巴循環
7.9 心血管系統的神經調節
7.10 心血管系統的體液調節
7.11 外周循環的局部控制
第八章 呼吸
8.1 內呼吸與外呼吸
8.2 人的呼吸器官與勇氣
8.3 呼吸氣體在體內的變換與運輸
8.4 呼吸的神經調節與化學調節
8.5 脊椎動物呼吸器官與呼吸機能的演變
8.6 昆蟲的呼吸
8.7 呼吸-血液循環的適應
第九章 能量轉換與體溫調節
9.1 能量轉換
9.2 代謝率的測定
9.3 基礎代謝率
9.4 體溫調節
9.5 變溫動物與異溫動物對體溫的調節控制
第十章 滲透調節與排泄
10.1 滲透調節的意義
10.2 滲透調節器官
10.3 脊椎動物腎的結構與尿生成
10.4 尿滲透壓的調節
10.5 脊椎動物的其他滲透調節器官
10.6 脊椎動物含氮廢物的排泄
第十一章 內分泌-激素調節
11.1 甲狀腺
11.2 下丘腦與垂體
11.3 腎上腺:髓質與皮質
11.4 胰腺、甲狀旁腺與胃腸
11.5 激素作用的機制
11.6 無脊椎動物的內分泌系統
第十二章 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與感覺器官
12.1 神經系統機能概述
12.2 感覺過程的一般原理
12.3 化學感受性
12.4 機械感受性
12.5 哺乳動物的聲音感受器與聽覺
12.6 哺乳動物的光感受器與視覺
12.7 其他的感受機能
第十三章 神經系統的運動機能
13.1 神經元學說
13.2 神經元
13.3 神經突觸
13.4 突觸電位
13.5 突觸整合與神經迴路
13.6 神經系統的進化
13.7 反射
13.8 高級中樞對脊髓反射的影響
13.9 大腦兩半球的軀體運動機能
13.10 神經系統的內臟機能
第十四章 神經系統的高級機能
14.1 脊椎動物腦的進化
14.2 大腦皮層的機能
14.3 巴甫洛夫關於高級神經活動的學說
14.4 大腦皮層的電活動
14.5 睡眠與覺醒
第十五章 人體的免疫機能
15.1 淋巴系統
15.2 體表屏障
15.3 非特異性反應
15.4 特異性反應(免疫應答)
15.5 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的關係
第十六章 人類的生殖機能
16.1 性分化的生物學意義
16.2 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與機能
16.3 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與機能
16.4 人類胚胎的發育
中英名詞索引
中英人名索引

序言

在《動物生理學》(第一版)出版19年之後再來修訂第三版,很自然地想起當年指導我編寫這本書的趙以炳先生(1909~1987)。今年(2004)是趙以炳先生誕辰95周年。趙先生已經離開我們17年了,但是他的風範,他的教誨卻長留在我們的心中。
北京大學生理學的教學傳統是我們的老師趙以炳先生建立起來的。
從1935年趙先生回國到1966年“文革”爆發,趙先生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1952年以後)主講生理學30年。20世紀40年代他在清華大學講生理學時就已經形成了他自己的教學系統。1952年以後全面學習蘇聯多年,全國生理學課程幾乎成了一個模式。到了20世紀60年代趙先生注意吸收世界各國的教學經驗,主持翻譯了美國生理學名著《何威氏生理學教科書(第18版)》(又名《醫學生理學和生物物理學》)。全書約140萬字,23位生理學教師參加翻譯,由於“文革”的干擾,直到1978年才全部出版。同時,他研究綜合大學生理學教學的改革,著手編寫新的教材。趙先生根據高等教育部教學改革的要求編寫了《人體及動物生理學》;此外,他還翻譯了一本動物生理學名著,施密特-尼爾森(Schmidt-Nielsen)編著的《動物生理學》。這兩本書都已完稿並交付出版社,都因“文革”而報廢。
十年動亂之後,趙以炳先生雖然健康情況不佳,仍然關心生理學教學的改革,他進一步研究了國際生理學發展的動向①,結合他幾十年的經驗提出了改革綜合大學理科生理學教學的建議②。
趙以炳先生認為綜合大學生物學系的培養目標是生物科學的研究人材,學生畢業後從事生物科學的研究、教學和有關的科技工作。因此作為生物學系基礎課的生理學自然應根據這個培養目標取捨教學內容,為實現這個目標服務。然而長期以來理科生理學以醫科生理學教材為藍本,基本上照抄醫科生理學的內容,這樣的課程內容不能適應培養生物科學研究人材的需要。理科生理學應比人體生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更擴大一些,要包括不同動物的豐富又多樣化的機能活動,而不應是醫學生理學的濃縮。理科生理學應更著重於講授一般生命現象的機制和普遍規律,例如膜的結構與機能特性、物質的主動轉運、生物電的生成等等。因此他建議在傳統的器官生理學的基礎上刪除繁瑣,突出重點,增加比較生理學和細胞生理學的內容,把三方面的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組成新的系統。可以考慮以幾種主要生理機能為線索,精選材料,闡述生理活動的機制和規律,幫助學生了解生物學的觀點和進化發展的觀點。
趙以炳先生還指出理科生理學是生理學方面的基礎課,是生物學系各專業的共同必修課,不是生理學專業的專業課程,更不是研究生課程,不要講得過深過細,超出了基礎課的要求。他還提出理科生理學也不是套用生理學,不能要求這門課程深入聯繫醫、農、牧、漁和體育國防等方面的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