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心高于海平面30千米的核試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空核試驗
- 定義:爆心高于海平面30千米的核試驗
爆心高于海平面30千米的核試驗
爆心高于海平面30千米的核試驗目的是研究近似真空條件下,高空核爆炸的破壞效應和地球物理效應。通常用飛彈將核戰鬥部送到高空進行。美國和蘇聯曾進行過高空核試驗。...
核電磁脈衝是核爆炸產生的強電磁輻射,核電磁脈衝的破壞力十分巨大。一些國家的核試驗中,核電磁脈衝能量侵入電子、電力系統,燒斷電纜、燒壞電子設備的事例也屢見不鮮。高空核爆炸產生的電磁脈衝危害,比地面和地下核爆炸更大,核電磁脈衝強度大、覆蓋區域廣。由於大氣的衰減作用,高空核爆炸產生的熱、衝擊波、輻射等...
核試驗監測,為判明核爆炸試驗,並獲取核爆炸方式、時間、地點、威力等信息而進行的監測。《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中規定以放射性、次聲、地震波和水聲探測等方法作為核試驗監測手段,在全球布設地面測量站,以監測全球大氣層、地下和水下核爆炸。在衛星上安裝光輻射、X射線、電磁脈衝等探測器可以監測大氣層或高空核...
兩國通過在大氣層、高空、地面和水下進行的大量核試驗已獲得較充分的核武器設計資料和效應數據,初步完成了一批戰術及戰略核武器的定型。同時,美、蘇的地下核試驗技術水平可基本滿足雙方繼續完善和發展各自核武器的需要。因此,條約不提全面禁止和銷毀核武器,也未規定禁止地下核試驗及有關核查和監督措施,使美、蘇...
俄羅斯國家杜馬全票通過了撤銷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法案。法案將轉交俄聯邦委員會審批,如審批通過並由俄總統簽字,法案將正式生效。 內容簡介 核試驗是研製核武器和保持核武庫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主要方式有大氣層核試驗、地下核試驗、水面或水下核試驗以及高空核試驗。冷戰時期,美、蘇為爭奪核優勢,不顧國際...
核試驗方式可分為大氣層核試驗(包括爆炸高度在3萬m以下的空中核試驗和地面核試驗)、地下核試驗、水面或水下核試驗和高空核試驗等。核試驗診斷手段主要包括:物理測試,放射化學分析和效應測量與觀察等。核武器試驗基地工程 供核武器研製、改進、定型而進行爆炸試驗的建築工程。是武器裝備試驗基地工程的主要分支,是國防...
2003年1月:朝鮮宣布退出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2003年8月:首次六方會談。2006年7月:朝鮮試射大浦洞-2飛彈,全數落入日本海。2006年10月3日:朝鮮對外宣稱將在一周內進行核子試爆。發射性核素 美國在日本海高空偵察飛行獲取了該次核爆炸產生的放射性核素。核爆炸的原子核裂變產生元素氙的放射性同位素並從地下泄露...
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一般都是首先進行大氣層核試驗,因為它易於實現,便於測量和研究各種毀傷效應,以及容易進行大威力氫彈試驗。為了進一步研究和發展核武器並在近距離上進行核反應參數測試和診斷核反應過程,提高核試驗的安全性,加之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有核國家逐步轉入地下核試驗。水面、水下和高空核試驗除了美國和俄羅斯...
引爆核裝置,測量記錄核爆炸的各種信號,速報試驗的初步結果,收集爆炸產物樣品,回收試驗成果,探測放射性劑量分布等。③分析與總結階段。判讀、處理並分析測試數據,作出試驗總結。方式 按試驗時的環境條件不同,核試驗的方式有:大氣層核試驗、高空核試驗、地下核試驗和水下核試驗。核試驗方式的選擇與試驗目的有關。...
A119計畫是美蘇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在軍事上壓倒蘇聯,而構想在月球上進行核試驗的計畫。最終由於專家評估風險和代價過高,美國政府權衡利弊之後,最終決定取消這一計畫。背景介紹 20世紀50年代,美蘇均已掌握了核武器,於是兩國便開始在核試驗上較勁,直至一同將實驗場所搬到高空。這場“高空核試驗競賽”始於美國在1958...
試驗列表 安妮核試驗 本次實驗在1953年3月17日進行,該試驗由聯邦民防管理局主持,測試了核爆衝擊波對兩座木框架結構房屋、十五輛汽車和八個避難所的影響。這一試驗在全美國電視上被播放。迪克西核試驗 本次實驗在1953年4月6日進行,為一次高空核試驗,利用戰鬥機攜帶至高空投放,其爆炸當量為1.1萬噸,測試高度...
在1958年4月28日的硬餅乾一號行動中人類首次觀測到核爆電磁脈衝的效果,1962年7月美國“一流星雲” 的高空核試驗中核爆電磁脈衝的威力再次得到確認。這場核試驗中美方在太平洋中心上空400千米(250英里)處引爆了一顆1.44百萬噸核彈,結果導致1,445千米(898英里)外的夏威夷300盞街燈熄滅,破壞了一個微波中繼器並...
高強度電磁脈衝對電子設備的獨特破壞力,是美國進行核試驗時無意發現的。1962年7月,美軍在太平洋中部的強斯頓環礁進行了一次代號為“海盤車”的高空核試驗,結果這次140萬噸TNT當量的核試驗,竟造成1400千米之外的夏威夷檀香山地區的供電網發生跳閘,連高壓線的避雷裝置都被全部燒毀。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相關技術的...
X-17在1958年位於南大西洋進行的“阿格斯行動”的3次高空核試驗中充當搭載核彈頭的火箭助推器。性能數據 長度:40 ft 4 in (12.3 m)直徑:1級火箭: 2 ft 7 in (0.79 m)2級火箭: 2 ft 5 in (0.43 m)3級火箭: 0 ft 9.7 in (0.25 m)引擎:1級火箭:1具Thiokol XM-20“中士”固體燃料...
高強度電磁脈衝對電子設備的獨特破壞力,是美國進行核試驗時無意發現的。1962年7月,美軍在太平洋中部的強斯頓環礁進行了一次代號為“海盤車”的高空核試驗,結果這次140萬噸TNT當量的核試驗,竟造成1400千米之外的夏威夷檀香山地區的供電網發生跳閘,連高壓線的避雷裝置都被全部燒毀。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相關技術的...
20世紀50年代初,美、蘇兩國就開始通過核試驗與化學爆炸模擬試驗,研究核爆炸效應。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蘇兩國從一系列高空核試驗中,發現一些特殊效應,如使指揮控制通信系統失靈的高空核電磁脈衝效應,使通信和雷達中斷的電離層效應,以及X射線對武器系統結構所引起的熱激波效應等。這些效應給戰略核武器帶來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