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禹民
- 出生日期:1916
- 逝世日期:1940
- 原名:單忠義
高禹民,生平事跡,《露營之歌》第三段,《露營之歌》歌詞,
高禹民
1940年1月,被選為中共北滿省委執行委員。2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九支隊政委。9月,率部配合三支隊攻占克山縣城,解救了200多名被捕共產黨員和抗日民眾。後調任三支隊政委。10月,率部攻克霍龍門車站,毀敵數處軍用倉庫,繳獲槍枝彈藥馬匹甚多。同年11月9日,率所部尖兵班11人行動時,與大隊敵軍遭遇,於雞冠山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24歲。
生平事跡
高禹民,1916年出生在山東省高密縣一個貧農的家庭里。1924年,因生活所迫,高禹民隨父母和姐姐一起,遠離家鄉來到黑龍江省依蘭縣土龍山落戶,後又搬到勃利縣,在縣城裡開了一處小煎餅鋪維持全家生活。不久,父母因病相繼去世,遺下姐弟二人相依為命。後姐姐出嫁,高禹民被父親生前好友認為義子收養。
1934年冬,高禹民考入了依蘭縣立中學。他聰敏好學,在中學讀書期間,學習成績是班裡最優秀的,考試常名列前茅。當時的依蘭縣中學是中共黨的地下工作者活動的一個聯絡點。中共依蘭縣委書記姚新一(即唐瑤圃)就在這所學校擔任語文教師,他經常通過各種機會向學生進行抗日救國的思想教育。高禹民在進步教師的引導和教育下,思想覺悟提高很快。
1935年秋,經姚新一介紹,高禹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一面讀書,一面不知疲倦地為黨工作。
不久,他擔任了依蘭中學黨支部書記。
1936年底,高禹民同志接任中共依蘭縣委書記,領導依蘭黨組織繼續堅持地下活動。不久,高禹民同志被調到中共北滿省委做宣傳工作。
1937年冬,敵人進行秋季“大討伐”,因叛徒的出賣,我地下黨組織被敵人查出。
1938年3月15日,敵人在湯原、依蘭、樺川、富錦、綏濱和佳木斯等地進行了大搜捕,有359人在這次搜捕中被逮捕,下江地區的地下黨組織和民眾抗日救國會等組織大部分遭到破壞。中共北滿省委派高禹民同志到下江擔任特委書記,面對敵人的白色恐怖,高禹民更加堅定了抗日救國打擊敵人的決心。他到下江後,很快地就恢復了部分遭敵破壞的黨組織和抗日救國會組織。
1938年6月,北滿省委決定高禹民同志留守下江堅持鬥爭,負責領導下江地區的全部工作。他數次率領戰士深夜打開敵人的倉庫,背回很多大米和麵粉,給部隊解決給養。
1938年10月初,抗聯6軍政委李兆麟同志和中共北滿省委宣傳部長馮仲雲同志率部隊來到寶清縣與高禹民同志所在的6軍1師會師。
1940年1月28日,高禹民在北滿省委第十次常委會議上,被選為省委的執行委員。
1940年2月,東北抗日聯軍第3路軍重新整頓,編成3、6、9、12共4個支隊,高禹民同志被調到改編後的第9支隊擔任政治委員。同年9月25日,他率9支隊參加了攻克克山縣城的戰鬥。此後,高禹民同志從第9支隊調到第3支隊任政治委員。同年10月3日,高禹民同志指揮部隊繳了霍龍門鎮百餘名“討伐隊”的全部槍枝彈藥和馬匹,搗毀了敵人倉庫六、七處,燒掉了許多軍用物資和器材。
1940年11月9日,高禹民同志率3支隊尖兵班10餘人經阿榮旗入雞冠山,與數十倍於我之敵遭遇,高禹民等同志奮起反擊,同敵人展開了一場肉搏戰。在激烈的戰鬥中,他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24歲。
《露營之歌》第三段
《露營之歌》是由不同作者先後創作於1938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形成相應的四段歌詞,全曲首次發表在1939年的《革命歌集(第二集)》上。
1938年4月的一天,李兆麟帶抗聯戰士露營,這時天空陰雲密布,雷聲隆隆,一場暴雨鋪天蓋地的淋了下來,大家都被淋透了,暴風雨過去後戰士們點燃了篝火,不斷地往火上添柴,讓火越燒越旺,戰士們在火上烤著淋濕的衣裳。《露營之歌》的第一段誕生了。這首歌的第一段是陳雷同志有感而發的,經張壽籛(李兆麟)政委的修改、肯定後,讓陳雷同志先教給少年連演唱。
北滿抗聯部隊遠征工作中,以及在征途上,張壽籛政委在1938年7月在梧桐河河畔寫了第二段。
1938年11月在伊春老白山六軍營地高禹民寫了第三段。
1938年12月在通北白皮營抗聯營地於天放將軍寫下了第四段(原名冬征曲,後改為“露營之歌”第四段)。
歌曲在形成時,歌詞全部由張壽籛(李兆麟)修改。
《露營之歌》歌詞
鐵嶺絕岩,林木叢生,暴雨狂風,荒原水畔戰馬鳴。 圍火齊團結,普照滿天紅。
同志們,銳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來呀!果敢衝鋒, 逐日寇,復東北,天破曉,光華萬丈涌。
濃蔭蔽天,野霧瀰漫,濕雲低暗,足潰汗滴氣喘難。 煙火沖空起,蚊吮血透衫。
兄弟們!鏡泊瀑泉喚醒午夢酣。 攜手吧!共赴國難, 振長纓,縛強奴,山河變,片刻熄烽煙。
荒田遍野,白露橫天,野火熊熊,敵壘頻驚馬不前。 草枯金風疾,霜沾火不燃。
戰士們,熱忱踏破興安萬重山。 奮鬥啊!重任在肩,突封鎖,破重圍,曙光至, 黑暗一掃光。
朔風怒吼,大雪飛揚,征馬踟躕,冷氣侵人夜難眠。 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
壯士們!精誠奮發橫掃嫩江原。 偉志兮!何能消減,全民族,各階級,團結起, 奪回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