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定義
高樓即高層建築,按傳統來說,一般9層以上,帶電梯的樓宇即可以被稱為高樓。但在現代社會,由於高層建築數量越來越多,高度也越來越高,對高樓又增加了新的定義,一般18層以上被稱為
高層建築,100米或30層以上可以被稱為超高層建築或
摩天大樓。
發展歷史
高樓的建設始於美國,但是早期的美國,最高建築是尖頂的教堂。19世紀中期,各州的議會等建築開始增高,超越了教堂的高度。19世紀90年代,高樓不斷出現,不過當時15層高已算極高。
漸漸地,十幾層的建築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欲望,隨著鋼結構、玻璃、混凝土、電梯等技術不斷成熟,建築物不斷攀升。鋼結構代替強化石牆,減輕了重量,混凝土提高了加固性能,使得高樓可以建得更高、更輕、更堅固。
同時,電梯的改進也增強了安全性,讓人們對高度不再有恐懼感。而玻璃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大量套用,讓建築物更輕,採光更好。20世紀,樓層高度不斷被提升,1913年,紐約市建成57層的伍爾沃思大樓,但是到1930年,它的高度就被超越,高樓建築呈現出你追我趕的趨勢。
在高樓建築方面,美國始終保持著領先的位置,直到1998年,才被境外高樓超越。不過,高樓發展不僅僅局限於美國,19世紀末期,英國也開始建築高樓。到了20世紀60年代,摩天高樓開始在非洲、
澳洲和中東等地出現,如今已遍布世界各大洲。
在世界各地城市化進程中,高樓的世界排名不斷被刷新,人類對
巴別塔的嚮往似乎從未停止過。然而隨著高樓層出不窮,其作用和修建意義也受到質疑。
近年,隨著經濟發展,中國眾多高樓拔地而起,“個子”越來越高。最初,中國第一高樓是金茂大廈,這棟高420.5米的摩天高樓曾是世界第三、中國第一,不過該紀錄在2008年就被環球金融中心(高度為492米)打破。除了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南京等大型城市外,一些
中小城市的高樓建築也層出不窮。全省第一高、地區第一高、全國第一高……已演化為一場
城市之間的“高樓競賽”。
建設意義
地標象徵
人們認為高層建築是現代城市的必然選擇,在土地資源有限的城市中,只能尋求向上發展,但是一些高樓的意義已經不再局限於使用價值,而是成為一個城市或者地區的標誌,美國帝國大廈、台灣101大廈、吉隆坡雙塔等高樓都極具象徵意義。高樓景觀也是詩意城市題材之一,詩句“樓高城出筍,埂午野開枰”(《載敬堂集》之《楊府山頂縱目》)形象地映現了城市林立高樓的壯麗美景。
在吉隆坡雙塔的啟用儀式上,馬來西亞前總統曾經說過:每個國家都應有值得抬頭仰望的物品,矮個子必須站在台階上,吉隆坡的雙塔就是馬來西亞的台階。這段話道出了眾多國家和城市修建高樓的緣由,高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城市的標誌。
經濟象徵
這種標誌性建築在很多地區蔓延開來,逐步演化成為經濟象徵。中國
華西村投資25億建造60層摩天大樓,這座大樓顯現出華
西村經濟強勁的發展,也與周邊村落建築形成強大反差,但是建造者認為高樓縮小了
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距,也將成為華西村的地標建築。
不過,一些高樓在設計上缺乏美感,甚至影響到城市的整體建築風格。由於一個時期的城市建築奢華做作、缺乏設計感,因此紐約政府出台政策,任何計畫在紐約公共土地上建設的建築和公共藝術品,要有足夠“美感”才會被通過。所以要在紐約建造高樓,要先通過藝術評審會的批准。
優劣之分
缺點
高聳入雲的大樓,外表看起來很棒,但內部環境很可能是密不透風、極不舒適的。一棟標誌性的知名建築,並不能保證是一個良好的辦公場所。
反對高樓建造者認為,摩天高樓就是華而不實的建築,與普通大樓相比,維護成本、舒適度、消防安全等方面都沒有優勢,而且還要面對防雷、防震、防撞等挑戰。
在20世紀上半葉,歐洲一些國家曾擔心高樓的發展,相繼頒布了一些限制建築物高度的法令,導致一段時間內,歐洲高樓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遠遠落後於美國。後來,高樓“領袖”美國芝加哥市也出台法令,規定建築物樓層高度不可超過40層。
9·11事件發生後,更多人開始質疑高樓的安全性。此外,高樓消耗資源巨大,不利於環保,紐約市政局就曾對一些超高層大樓耗能進行限制。
優點
在質疑和限制中,一些綠色高樓應運而生,位於
紐約時代廣場的孔戴納斯特大廈就是一個典範。這棟大樓安裝了特殊的玻璃,能夠吸收自然光,減少電能的使用,同時這種玻璃還能夠保溫,阻擋紫外線。在大樓內部,還設定了運動感測設備,可根據人流情況,自動開關燈,控制風扇使用,這棟高樓的耗電量要比傳統大樓低35%-40%。
在建築外形上,一些高樓也越來越傾向於實用性,定於2014年完工的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設計上更傾向於實用性。為避免建築內部的擁擠,大廈被設計為多層蛋糕形狀,由9個圓筒形重疊而成,另外增加了自然光照,避免過多使用照明設備。
世界第一
建成年代 | 名稱 | 城市 | 現狀 | 樓板 | 尖頂 | 樓層 | 任期 | 備註 |
---|
1885 | | 芝加哥 | 已毀 | 54.9 米 | 54.9 米 | 12 | 1885年~1890年 | 1931年拆除 |
1890 | | 紐約 | 已毀 | 94.2 米 | 106.4 米 | 20 | 1890年~1894年 | 已拆除 |
1894 | | 紐約 | 已毀 | 106.1 米 | 106.1 米 | 18 | 1894年~1899年 | 已拆除 |
1899 | | 紐約 | 尚存 | 119.2 米 | 119.2 米 | 30 | 1899年~1901年 | 無 |
1901 | | 費城 | 尚存 | 167米 | 167米 | 9 | 1901年~1908年 | 其中120多米是鐘樓。 |
1908 | | 紐約 | 已毀 | 186.6 米 | 186.6 米 | 47 | 1908年~ 1909年 | 1968年拆除。 |
1909 | | 紐約 | 尚存 | 213.4 米 | 213.4 米 | 50 | 1909年~1913年 | 美國最高鐘塔 |
1913 | | 紐約 | 尚存 | 241.4 米 | 241.4 米 | 57 | 1903年~1930年 | 無 |
1930 | | 紐約 | 尚存 | 282.5 米 | 282.5 米 | 71 | 1930年 | 只當了不到一年便被克萊斯勒大廈超過 |
1930 | | 紐約 | 尚存 | 281.9 米 | 318.8 米 | 77 | 1930年~1931年 | 無 |
1931 | | 紐約 | 尚存 | 381 米 | 448.7 米 | 102 | 1931年~1972年 | 任期最長的摩天大樓 |
1972 | | 紐約 | 已毀 | 417 米 | 526 米 | 110 | 1972年~1973年 | |
1974 | | 芝加哥 | 尚存 | 442 米 | 527.3 米 | 108 | 1973年 ~1998年 | 計天線最高的摩天大樓 |
1998 | | 吉隆坡 | 尚存 | 452 米 | 452 米 | 88 | 1998年~2003年 | 最高的雙子塔 |
2004 | | 台北 | 尚存 | 480 米 | 508 米 | 101 | 2003年~2008年 | 中國建築首次榮登世界最高摩天大樓 |
2008 | | 上海 | 尚存 | 492米 | 492米 | 104 | 2008年~2009年 | 樓板最高的大樓 |
2010 | | 杜拜 | 尚存 | 828米 | 828米 | 162 | 現任 | 1.最高的自立建築 2.最多樓層數 3.最高混凝土結構 |
高樓排行
排名 | 名稱 | 高度 | 國家 | 城市 |
---|
本表僅記錄已經建成的高樓,建設中和規劃中的高樓不記錄 |
1 | | 828米 | | |
2 | | 632米 | 中國 | 上海 |
3 | | 601米 | 沙烏地阿拉伯 | 麥加 |
4 | | 592.5米 | 中國 | 深圳 |
5 | | 555米 | 韓國 | 首爾 |
6 | | 541.3米 | 美國 | 紐約 |
7 | | 530米 | 中國 | 廣州 |
| 530米 | 中國 | |
8 | | 528米 | 中國 | 北京 |
9 | | 508米 | 中國 | 台北 |
10 | | 492米 | 中國 | 上海 |
11 | | 452米 | 馬來西亞 | 吉隆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