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豬籠草是由克洛維斯(Clovis Thorel)在1862年至1866年間在Ti-tinh、盧紹(Lo-thieu),Guia-Toan,越南等地首次發現的。在此期間,克洛維斯收集了高棉豬籠草的模式標本,編號為Thorel 1032。這些標本選擇的是一棵帶有下位籠的雄株和一棵帶上位籠的雌株。現存放於巴黎的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高棉豬籠草
- 二名法:Nepenthes thorelii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 目: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 科:豬籠草科 Nepenthaceae
- 屬:豬籠草屬 Nepenthes
- 種:高棉豬籠草
- 分布區域:印度支那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高棉豬籠草是一種具有直立莖的灌木,莖成圓柱型。莖可高達40cm,直徑4~8mm。高棉豬籠草有發達的根系,每年的雨季從根部抽出側芽。根莖部分支不規則,可寬達2cm。
葉片呈流線披針形至窄倒卵形,可長達26cm,寬至3cm。葉頂端呈尖狀。葉片包住莖並向下延伸,形成兩個邊緣圓滑的脊。2~4個縱脈從中脈發出。彎曲的羽狀脈遍布葉片。
下位籠呈卵型,可高達11.5cm,寬至4.5cm。籠子為淺綠底紅斑,蓋子呈紅色。每個籠子的前部都有一對可寬至8mm的翼(wing)。翼上有長至5mm,間距為2mm的尖刺。籠口為卵形至三角形且為斜口。唇前部寬約2~4mm,後部可寬至7mm。唇上有許多突起的楞,間隔為0.25~0.4mm。唇齒間距為0.2~0.5mm。蓋子成卵形至圓形,長約3.5cm,寬約2.8cm。在蓋子底部有許多突出的蜜腺,特別是靠近中線位置。蜜腺約有0.3~0.7mm寬。在蓋子邊緣蜜腺變得比較稀疏且較小,約0.15mm。唇頸約2~4mm。
上位籠呈倒卵型,籠口變小。比下位籠小,最多可達12.5cm高,4.5cm寬。上位籠的翼縮小至只有1~1.5mm寬,尖刺縮短至不足1.5mm,間隔為3~7mm。籠口為斜口且向下凹。唇寬3~5mm,唇邊緣呈波浪狀。蓋子類似於下位籠。
高棉豬籠草具有巨大的總狀花序。花梗長8~18cm,花軸可長達50~70cm。一個小花梗帶一個花,小花梗長約6mm。苞片短,有時消失。
高棉豬籠草被著0.3~0.4mm長的絨毛。
近藤勝彥(Katsuhiko)於1969年測定高棉豬籠草的染色體為雙倍體,共78個。1997年,伊布爾(Günther Rudolf Heubl)和維斯圖巴(Andreas Wistuba )研究發現,事實上染色體數目為80個。
生長環境
高棉豬籠草生長於海拔200m有旱季的熱帶草原上。在旱季大火燒毀全部的植被後,高棉豬籠草只剩下一根乾而休眠。等到雨季來時,它會再次發芽。
分布範圍
高棉豬籠草產于越南。
由於對高棉豬籠草的分布範圍沒有很完整的數據,所以根據2000年的評估,他被列入了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單(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
植物學史
1909年,法國植物學家保羅·亨利·勒孔特(Paul Henri Lecomte)在他的專著(Notulae systematicae)中正式命名了高棉豬籠草。1979年,宋(Leo C. Song)發現了Nepenthes thorelii f. rubra並發表在食蟲植物通訊(the 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中。
1983年,貝德納爾(Bruce Lee Bednar )寫道:
“N. kampotiana被認為是高棉豬籠草和奇異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有一些地方還將其稱為N. × lecouflei。貝德納爾注意到在園藝貿易中被叫做“長綠高棉豬籠草”的其實是產自泰國的奇異豬籠草,而另一種有著帶絨毛葉片和較短捕蟲籠而叫“短輪豬籠草”的才是高棉豬籠草。”
1997年,馬修·傑布(Matthew Jebb)和馬丁·奇克(Martin Cheek)選定了一棵雄性的高棉豬籠草作為模式標本,存放在巴黎標本館。他們還指出,高棉豬籠草與史密斯豬籠草(N. smilesii)存在著近緣關係。
高棉豬籠草中的某些化合物一直是某些研究的對象。1998年的一篇文章報導說,高棉豬籠草內的萘醌具有抗瘧疾活性。其次,2007年的一篇報導說,有學者對豬籠草屬中許多種類的捕蟲籠中的酶進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了高棉豬籠草。
2009年11月,一張記錄著在越南海拔0~200m區域原生地的照片出現在網路上。2010年2月,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和弗朗索瓦·梅伊(François Mey)曾前往照片所指的地方,但沒有在那找到高棉豬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