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岩寺,位於秀塗港北側的琅山村中,建於清道光年間,背山面海,景色幽美,是惠南三胞禮佛的重要場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山岩寺
- 外文名:Gaoshanyan temple
-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資區東園鎮琅山村小墌
歷史沿革,規模之大,布局結構,
歷史沿革
髙山嚴寺,位於泉州東園琅山西北,依山望海。山雖不高,但有古樹珍拳估乘卉,秀地參天,奇峰異石,霧色交輝,天風海濤,無上清涼,真慧水勝境也。
明天啟六年,心應禪師雲遊至此,睹山川秀爽,聽潮音盪胸,覺月輪印心,遂乃駐錫,披榛結廬,修行建寺,法席漸興,遐邇仰瞻。
清道光年間,嗣法重修,傾圻復構,佛貌復光。民國初,有優婆夷怡清、怡妙二姑,童真入寺清修,後接廿一世住持,添建禪房、塔墓、化身窟等,興大雄寶殿、報恩堂、齋堂連成一字形單進歇院射欠山式構築,規模宏寬。
規模之大
髙山嚴寺,大殿供奉三世尊佛、觀音菩薩、文殊堡勸菩薩、彌勒佛等寳像,鐘鼓鳴響,法雲藹然。文革浩劫,紙察臭懂寺遭破毀,化為瓦礫,婆漏乘眾尼遣散,高山岩荒寂。然法輪永轉,佛光不滅。
至八十年代,百廢漸興,怡妙姑等返寺,修整殘敗,弘承佛力,得十方善信慨然捐資,復建大雄寶殿,起報恩堂,重塑佛像,增建禪房永墊訂樓舍,佛光普照,香客戒采遙戀漸多。己卯年又蒙十方大德及本寺住眾協力贊助,向十方善信及護法居士募捐,重修大雄寶殿,再塑佛聖像,添塑十八羅漢,擴鋪大庭。
布局結構
庚辰年怡妙姑圓寂,慧雲、慧月二姑接承宗乘,率諸住眾及十方善信虔心向佛,弘法利生,乃辟修道路,造海會蓮池塔、建香積堂、立山門。己丑年,慧雲姑勉力務進規劃宏模,遂重建文殊菩薩殿、大雄寶殿、功德堂,座亥兼軋,寺宇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