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家社區
- 位置: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
- 占地面積: 3.75平方公里
- 容納數量:1人
山東省嶗山區高家社區,社區沿革,社區經濟,基礎設施,社區景點,村莊由來,政區人口,經濟狀況,優勢產業,社會事業,成都金牛區金泉街道高家社區,
山東省嶗山區高家社區
社區沿革
明朝弘治年間,高氏三世祖“高才”從常家社區遷到石人河南立村,故名南石人河;1935年,改稱高家社區。另一支高氏族人於1968年由香澗、石人澗遷來定居。老澗溝自然社區的高氏是清乾隆年間從高家社區遷入的。唐氏先祖於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由即墨岙山衛黃哥莊遷來定居。藍氏祖先於清嘉慶三年(1799年)由即墨藍家台子遷來定居老澗溝。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31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黃泥崖等34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社區經濟
經濟以農業為主,工副業以機件加工和手工業為主。該村有耕地430餘畝,山巒2000餘畝。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建起了索具廠、標準件廠、塑膠製品廠、紙箱廠、礦泉水廠、養雞場、養鴿場等企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山嵐上遍植松樹、刺槐等生態林及櫻桃、桃、杏、棗等果樹,發展了茶樹種植,建起了茶場,吸引遊人前來休閒野餐、觀光度假。2004年,社區經濟收入3000萬元,人均5000元。
基礎設施
有資料顯示社區投資修建了兩道攔水壩,防止了高家河汛期泛濫;為社區居民安裝了自來水,基本解決了社區居民吃水難的問題;投資硬化了社區中道路8000餘平方米,建起了6座垃圾池,並配備拖拉機運送垃圾;社區居民安裝了程控電話和有線電視;投資8萬元建起了幼稚園等。
社區景點
高家村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村莊,鬱鬱蔥蔥的珠頂山下,痕鶘台邊的叢林花海中,新建的樓房與古老的茅屋簇居在山坡澗旁。坡上山花爛漫,澗中流水潺潺,山泉甘冽清爽,山峰四季披綠。該村的南山坡上有一巨石,因古代這裡樹木蔥蘢,引來痕鶘鳥在此棲居生息而得名痕鶘台。台下的老澗溝自然村內有一棵“關東松”,樹齡有400餘年,樹幹呈白色,粗一抱有餘,樹冠為傘形,四季常青,且無病蟲害,是理想的觀賞古樹。
山東省城陽區高家社區
村莊由來
明韓永樂年間,高氏祖“應祿”、“應貴”兄弟由膠州城南三里河遷來建村,以姓氏取名為“高家村”。
政區人口
位於紅島街道中西部,座落在遠近聞名的“青雲宮”北面山角下,距街道駐地1.5公里,東與鰲東路相接。2004年6月,高家村改為高家社區,總面積3000畝,其中耕地面積818畝。有居民800戶,人口2179人。
經濟狀況
招商引資是社區經濟發展的重點,全社區形成了包裝製品、水產加工、養殖、床子、鍛打、制網等多元化經濟發展模式,共有個體私營企業17家,其中引進外資企業1家,內資企業1家。規劃建設特種養殖小區二處,共18家,年養殖貂、狐等數量達1萬餘只。2004年,社區經濟總收入6350萬元,人均收入5068元。
優勢產業
位於社區南山的“青雲宮”,屬嶗山“九宮八洞七十二庵”之一,是遠近聞名的民俗旅遊文化之聖地。多年來,社區累計投資250多萬元加大對青雲宮的開發建設和綠化美化。青雲宮內蒼松翠柏,環境幽靜宜人,給社區及街道培植了無限的商機。漁業資源非常豐富,現有機動漁船68條,從業漁民近2000人,2004年漁業總收入350萬
元。
社會事業
1996年以來,社區共投入280多萬元用於社區建設,修街道9條,主要街道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硬化。水資源非常豐富,有自建深水井二口,並引黃入村,居民戶戶吃上了自來水;新建集貿市場1處,建學校1所,幼稚園1所,街道上設立了垃圾桶、垃圾池,成立了專門保潔隊伍。社區82%的居民擁有彩電、冰櫃等家用電器,機車成為代步工具,電話、手機通訊工具已經普及,有線電視入戶近300戶。1995年被評為青島市五個好先進黨支部、文明村莊,認真做好社區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工作,是街道唯一為60周歲以上投保的社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54人,參保率達96%,投保總額達200餘萬元;有1889人參加了醫療保險,參保率達87%,投保額4.8萬餘元。
成都金牛區金泉街道高家社區
高家社區是金牛區金泉街道所屬社區之一,位於三環路外蜀漢西路西側。社區幅員面積782畝,居民小組9個。集體經濟合作社(原村民)836戶,2415人。
社區設有勞動保障站、人口計生服務室、社區綜合文化活動室、警務室、垃圾轉運站等服務管理設施項目,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為實現民主管理,社區有居民議事會成員31名,理財小組9名,負責參與社區工作及監督社區工作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