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營

高家營位於石家莊市區的東北部,現分為北高營南高營兩個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家營
  • 位置:石家莊市區的東北部
  • 相關古籍:《何氏祖簿》
  • 得名:高的趙國將領統兵駐此
地名由來,北高營,南高營,名人名仕,地理位置,

地名由來

相傳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攻中山取東垣,有一姓高的趙國將領統兵駐此,故名高家營。

北高營

明洪武初實行衛所軍屯制度後,在此設立中所(千戶所)。明萬曆年間該村重修三官廟碑記有“真定府城西南十里許越滹沱河不遠舊有是廟,其地系軍屯鄉即俗名高家營”等字樣(該廟另一年代不清的碑文記載該村為行軍莊屯)。據《何氏祖簿》記載,何氏第七世何遵約於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遷居運糧河南。以後改稱北高家營。該村原屬正定縣,1957年8月劃入市郊。直到1958年公社化後始簡化為北高營。

南高營

明洪武初年實行衛所軍屯制度後,在這裡設定前所(百戶所),成為軍屯之地。故當時這裡名為行軍屯。該村的陳氏始祖陳佑於洪武元年從原籍江蘇高郵隨大將徐達北上,曾任真定衛中所總旗,其後代在此落居。(見嘉靖三十一年三月初四前所百戶陳策所立《陳氏宗族題名石記》)邢、鄭、黃、楊等姓也系明代從軍來此屯墾而落戶定居。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何遵(第七世)從今北高營遷來後,這裡改名為南高家營。該村原屬正定縣,1957年8月劃入市郊。1958年公社化後簡化為南高營。南高營村是石家莊市人口和耕地最多的村子。
南高營村自然條件良好,歷來比較富裕,加之村民多是明代衛所將士後裔,文化發達。明清兩代曾先後有多人考中進士,所以有“玉石高家營”之譽稱。

名人名仕

有人做過統計,歷史上南高營的官員僅明清兩個朝代就有將軍陳佑,轄三關總旗;都堂楊時泰兼太僕寺少卿,官至三品;何夢蓮曾任乾隆的監察御史;何錫禔榮晉翰林庶吉士,因隨聖駕有功御賜三品頂戴。其他如五品官員7名,六品官員14名,七品官員23名,武官則有守備、十總、把總等9名,文人有進士6名,舉人32名,秀才200餘名。
即使現在,南高營不少人家還珍藏著諸多祖人的專著。這些專著中最突出的要數何夢蓮、何詒霈父子。何夢蓮留下的著作有聖諭印刷出版的《東垣農歌》、《奏議稿》、《太和殿·楹聯》、《式古堂詩集》等8卷。其子何治霈文才過人,江南一帶尊之為清代文聖,其著作曾列為江南舉子必讀課本,如《四書酌著》、《古文傳贊》、《課徒草》、《碧霞齋藝制》等13卷。其他有何澄的《文集》、《何參議遺稿》及何子居拔貢時的考卷《論劉秀在真定》等。
早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高家營村的文人墨客曾自發成立“看花公社”。現尚有刻著“看花公社”的小石碑一通,保存在郊區上京毗盧寺,其碑文仍清晰可辨。
南高營歷來被稱為書法之鄉,真草隸篆古字帖很多,農戶家中珍藏的古中堂、條幅亦不鮮見。解放前後,石家莊、正定一帶著名書法家何子豐(南高營人)書寫的商家牌匾隨處可見。“墨林書法社”已有30餘年歷史,如今仍十分活躍。
據老輩人講,曾有個擅長看風水的南方人,說他在這一帶親眼見一隻鳳凰頭朝北在滹沱河飲水,尾朝南在沙灘上投下了金蛋。這種迷信的傳說雖不可信,但南高營的人們時至今日,仍然十分崇尚教育,注重文化素質的提高,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村。

地理位置

北高營村
南高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