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高吻龍
- 拉丁學名:altirhinu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蜥形綱
- 目:鳥臀目
- 亞目:頜齒類
- 科:鴨嘴龍超科
- 屬:高吻龍屬
- 種:高吻龍
- 分布區域:蒙古
外形特徵,發現歷史,科屬分類,生活習性,移動方式,攝食,科學分類,
外形特徵
高吻龍是於1998年被命名,名字是由拉丁文的“altus”(意即“高”)及古希臘文的“rhinos”(即“鼻子”的意思)。當中只有一個種,學名為“A. kurzanovi”,是為紀念俄羅斯聞名的古生物學家Sergei Kurzanov於1981年發現此恐龍的化石標本。
高吻龍那個鼻拱的特徵是由鼻骨形成的,而在澳大利亞的木他龍身上亦有發現類似的結構。這個鼻拱有很多不同功能的建議。它可能是存放冷凍血液、保存水份、或提高嗅覺的組織。或者,它可以發聲或影像以促成動物間的溝通。由於只有兩個頭顱骨被發現,有可能這個鼻拱只是存在於某一性別,但無論是那一性別,它都可能是作為性徵,就像現今的象海豹。
發現歷史
所有已知的高吻龍標本都是於1981年由蘇聯及蒙古科學家的共同考察團所挖掘的,發現於蒙古東戈壁省的Khukhtek地層。該地層是於下白堊紀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生成,距今約1億2500萬到1億年前。這個地層也發現鸚鵡嘴龍及原始甲龍科的沙漠龍等化石。
已發現不同年代及大小的化石標本。正模標本是一個左面完整保存的頭顱骨,及一些顱後的手、腳、肩及骨盆。另外,還發現一些頭顱骨碎片、一些肋骨、脊椎碎片、及一個完整的前肢。第三個標本則有很多四肢的骨頭,及一列34節的尾椎。兩個更小的骨骼碎片亦被發掘,被認為是屬於幼龍的。
高吻龍的化石原先被認為是屬於1952年發現的東方禽龍(Iguanodon orientalis)。但是東方禽龍的化石都只是碎片,幾乎不能與歐洲的貝尼薩爾禽龍(I. bernissartensis)分辨。由於東方禽龍與1981年發現的標本沒有不同的特徵,而該標本卻又明顯不是屬於禽龍,所以必須替標本立一個新名。在1998年,英國古生物學家大衛·諾曼(David B. Norman)就將其命名為高吻龍(Altirhinus kurzanovi)。
科屬分類
在最初的描述中,它是與禽龍屬及無畏龍屬同樣包括在鴨嘴龍科中。而其他後期的分析發現,高吻龍卻是比這兩個屬更為衍化,但較始鴨嘴龍屬、原巴克龍屬及鴨嘴龍屬原始,而較早的兩項研究都將原賴氏龍放在高吻龍與鴨嘴龍之間,但後者則認為兩個屬都是同一分支。
而只有一項研究指福井龍較高吻龍為原始。
生活習性
高吻龍很多方面的構造都引起對其習性的猜測。
移動方式
由於高吻龍的前肢約為後肢的一半長度,它似乎主要是雙足行走的。但是它的腕骨厚而結實,手掌上的三隻中間手指較寬、高度延長,末端有蹄狀的骨頭,可見它的前肢亦是用來支撐重量。就像其他鳥腳下目,高吻龍會有很多時間是保持四足姿勢,可能是當攝食時。
攝食
雖然前肢的中間三隻手指很厚,可能用作支援重量,而最外側的手指卻是另一個情況。就如禽龍屬,第一隻手指是一個簡單的尖銳尖刺。除了用作防衛外,這尖刺可能用作破壞水果或種子的硬殼。第五隻手指可以做出與其他手指相對的動作,可能是用作抓食物。
在其口部前端的角質喙嘴,及口部兩邊的主要牙齒之間有著很大的裂口,令兩個部份能分開運作,所以高吻龍可以一邊用喙嘴剪撕裂食植物,一邊用牙齒咀嚼。很多草食性的哺乳動物都有著相似的適應特徵,利用它的門牙來撕裂食物,而不影響臼齒咀嚼。
高吻龍是其中一種先進的禽龍類,口鼻部前端擴大。這是可能與鴨嘴龍科趨同演化的例子。這些適應特徵是很多草食性哺乳動物也有的。現今的牛、馬及白犀牛都有寬的口鼻部,而所有都是食草動物。草一般都是在地面上,若高吻龍的寬口鼻就如其他物種一樣用作食草,這可以解釋了它那負載重量的前肢,是為使頭部能更貼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