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評價
高加索蜂是世界四大名種
蜜蜂之一。據資料介紹,它是蜂蜜高產型蜂種,而且極愛採集樹膠,從有關地區推廣套用的情況來看,其產蜜能力和采膠習性並不突出,但雜交以後採集力明顯提高。應加強對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和開發利用,使其在養蜂生產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形態特徵
高加索蜂為黑色蜂種,其個體大小、體形和絨毛與卡尼鄂拉蜂相似。蜂王體呈黑色或深褐色(圖2);雄蜂體呈黑色或灰褐色,其胸部絨毛為黑色(圖3);工蜂體呈黑色,第1腹節背板上通常具棕色斑,少數工蜂第2腹節背板具棕紅色環帶,其絨毛多呈深灰色(圖4)。
原產地
高加索蜂原產於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山區(圖1)。原產地氣候溫和,冬季不太寒冷,春季蜜源植物豐富,夏季較熱,無霜期較長。主要分布於喬治亞,其次分布於亞塞拜然、亞美尼亞,有資料表明,土耳其的東北部也有其蹤跡。
引入歷史
據東北地區文獻記載,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高加索蜂由俄羅斯遠東多次引入中國東北地區,飼養在東北的東部、北部和西部個別地區,後來在飼養中與黑蜂、意蜂雜交。
1974年5—6月農業部和外貿部由加拿大引進高加索蜂王50隻,分配給黑龍江、吉林、河北、陝西、新疆等5個省、自治區。有關單位和蜂場引入高加索蜂蜂王后,當年就用其培育處女王,與當地蜂場原有的雄蜂雜交,投入生產使用。由於缺乏有效的保種措施,各地都沒有保存其純種後代。
1975年由前蘇聯引進高加索蜂王5隻,保存於黑龍江省林口縣蜜蜂原種場,後轉至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蜜蜂原種場。20世紀80年代,該場曾對其進行了繁育和推廣套用。
2000年6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由喬治亞引進高加索蜂王50隻(存活27隻),分別保存於北京、吉林、河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