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新聞傳播系列教材·體育新聞學

體育新聞傳播系列教材·體育新聞學

《體育新聞學》闡述了體育新聞的發展歷程、類型與特點、功能與作用,分析了報紙、雜誌、通訊社、廣播、電視、網路不同媒體開展體育報導的模式與特徵,並總結了奧運會、世界盃、田徑世錦賽、F1、NBA、四大網球公開賽、環法腳踏車賽等國際大型比賽報導的規律,從而使《體育新聞學》成為一本全面系統介紹體育新聞理論、指導體育新聞實踐的專業必備教科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體育新聞傳播系列教材•體育新聞學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頁數:409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作者:劉斌
  • 出版日期:2010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1276909, 978781127690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體育新聞學》:體育新聞傳播系列教材

作者簡介

劉斌,1982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先後在外文局《北京周報》和《中國體育報》從事體育新聞的報導。採訪過友好運動會及各類世錦賽數十個,參與過5屆夏奧會和4屆冬奧會的報導策劃與版面編輯工作。對國際體育報導,尤其是前蘇聯及東歐的體育報導有較深入的研究。23年來,在《中國體育報》《新體育》《人物》《世界知識》等數十家國內主要刊物上累計發表各類文章近千萬字,其中《魂·潮·橋暢想曲》獲得全國好新聞二等獎。1998年底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優秀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主要著作有《綠茵狂飆》。譯著有《克里姆林宮的狼》和《普京百科》。2005年5月調入首都體育學院任教,獲得省郜級課題4項,發表各類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國內外體育新聞發展概況
第一節 世界體育新聞發展概況
第二節 中國體育新聞發展概況

第二章 體育新聞的類型與特點
第一節 新聞與體育新聞
第二節 體育新聞的類型、報導範圍與指導思想
第三節 體育新聞的特點

第三章 體育新聞的功能與作用
第一節 體育與社會
第二節 體育新聞的功能演變
第三節 體育新聞的主要功能

第四章 平面媒體的體育新聞報導
第一節 平面媒體體育新聞報導的演變
第二節 體育類報紙報導模式與特點
第三節 體育類期刊報導模式與特點

第五章 通訊社體育新聞報導
第一節 通訊社在體育新聞報導中的地位
第二節 通訊社體育報導模式及其特點
第三節 通訊社體育新聞報導的變革

第六章 廣播電視體育新聞報導
第一節 廣播體育新聞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電視體育新聞的興起與發展
第三節 廣播電視的傳播特點
第四節 廣播電視體育節目的類型及特徵
第五節 廣播體育節目的製作要求
第六節 電視體育節目的製作要求

第七章 網路體育新聞報導
第一節 網路體育新聞的興起
第二節 網路體育新聞報導形態
第三節 網路體育新聞報導業務

第八章 世界著名賽事報導模式及其特點
第一節 奧運會報導模式及其特點
第二節 足球世界盃報導模式及其特點
第三節 世界田徑錦標賽報導模式及其特點
第四節 F1賽事報導模式及其特點
第五節 NBA報導模式及其特點
第六節 四大網球公開賽報導模式及其特點
第七節 環法腳踏車賽報導模式及其特點

第九章 體育新聞從業人員素質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體育新聞從業者應具備的素質
參考文獻

序言

中國體育新聞的發展嚴格地說始於20世紀80年代,那時我國媒體的體育新聞報導量十分有限,更不用說有專家學者致力於體育新聞學的研究了。2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短短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新聞界和體育界來說,這20年卻是非常重要的歷史階段,沒有這些年的努力和發展,就沒有風光無限的中國體育成就,就沒有春光滿園的中國體育傳媒。
應該說,是我國蒸蒸日上的體育成就促進了體育傳媒的發展壯大,而體育傳媒的豐富實踐經驗又為體育新聞理論的研究提供了良好時機和重要依據,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而客觀情況是,我國的媒體與新聞理論的研究機構並未建立起緊密的聯繫,特別是在體育新聞界,媒體不太注重理論研究,專家學者基本不從事報導策劃,理論與實踐出現嚴重脫節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莫過於我國體育新聞的理論體系尚處於初建時期,在社會的影響力還十分有限,不足以引起媒體的廣泛注意。
在20年間蓬勃發展起來的我國體育媒體,出現了人才培養的需求,從而催生了以上海體育學院為首的高等院校興辦體育新聞的教育事業。從1985年上海體育學院試辦體育新聞專項寫作班起到現在,我國共有十所體育院校、四所綜合院校和一所師範院校開辦了體育新聞專業。截至2005年,我國高校總計為1794所,15所院校體育新聞專業的開辦率遠遠高於在世界上占有體育傳播強勢的美國,後者高校總計4182所,而開辦體育新聞專業的院校僅為16所。
我國高等院校開辦的體育新聞專業從培養本科生開始,逐漸上升到培養碩士研究生,直至培養博士研究生。從人才培養的規模看,全國各院校加在一起,每年體育新聞專業在校生達到4600人,而體育媒體卻不會像辦新聞教育這樣不斷地發展下去。這樣就帶來兩個問題:一是高等院校體育新聞人才培養過剩;另一個是培養質量參差不齊。第一個問題相對容易解決,教育規模最終會依據市場需求作出自身的調整。第二個問題的解決卻非一日之功,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教師、教材、教學的任何環節解決不好,都會影響到教育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