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內入路實施椎管手術的設計及生物力學研究

《骨質內入路實施椎管手術的設計及生物力學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司雨擔任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質內入路實施椎管手術的設計及生物力學研究
  • 項目負責人:司雨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椎板切除術是脊柱脊髓外科的常規術式,但術後容易出現脊柱的不穩定和畸形。相關學者又設計了多種椎板成形術以期彌補該缺陷,但既往各種椎板成形術僅保留了脊柱部分肌肉或韌帶的附著,並不能完全恢復脊柱的穩定系統,臨床仍不斷有術後發生脊柱不穩定或畸形的報導。在脊柱各部分中,頸椎活動度最大,最易在椎板手術後出現不穩定或畸形。本研究擬結合頸椎相關的解剖學、影像學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完成一種全新的手術方式,採用骨質內入路,利用骨質可以無瘢痕癒合的特點,保留頸椎肌肉韌帶完整附著的同時,完整恢復椎體後方的解剖結構,設計一套適用於此術式的手術器械,並在新鮮屍體上進行模擬手術,驗證其科學性及可行性。然後,通過隨機分組的動物對照實驗和有限元模擬實驗,研究該術式的生物力學特徵,判斷其對頸椎穩定性的影響程度。以期最終能為臨床提供一種比較理想的脊柱手術方式,解決脊柱脊髓外科手術領域多年來的一個難題。

結題摘要

本項目按照計畫選取了小尾寒羊作為實驗動物,選擇頸椎為目標節段。但是實施保留雙側肌肉韌帶複合體的頸椎手術時,如何選取合適的內固定技術遇到了較大的困難。手術原計畫採用骨內入路,先縱行劈開頸椎棘突,然後在棘突椎板移行處橫行切斷棘突,接著在小關節內側切斷椎板左右兩側,取出椎板,進行椎管內操作,最後按照相反的順序固定骨質、關閉切口。但是經過實驗探索,發現如下問題:現在階段,尚無成熟的椎板棘突內固定材料和方法。現行剝離肌肉後椎板復位術採用的微型鈦釘、鈦板固定,不能保證保留肌肉韌帶複合體的棘突椎板固定強度要求,實驗中存在骨質癒合率低,甚至鈦釘脫位現象。期間嘗試自行設計內固定器材,但自行設計手術器械的周期過過長,便把思路轉向採用骨科螺釘進行固定。因為手術方式既往沒有成型術式,又牽扯到骨質的切開和固定,每次動物預實驗均需要3個月以上的飼養觀察手術效果,導致摸索時間較長,現仍處於動物實驗實施階段,尚需要在依託單位匹配資金支持下進一步完成動物飼養、後期生物力學和影像學檢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