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貝是一種人工仿製貝,用獸骨刻成,較扁平,上下兩端較銳,成板狀的棗核形。一般因與銅器長期接觸,出土時多呈翠綠色或淡綠色。
骨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貨幣,最早出現在夏末商初,距今已有3700多年的歷史,貝幣使用到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通行鑄錢,貝幣等原始貨幣被廢除,在《說文·貝部》中有“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以說明.
貝幣以"朋"為計算單位,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
骨貝是一種人工仿製貝,用獸骨刻成,較扁平,上下兩端較銳,成板狀的棗核形。一般因與銅器長期接觸,出土時多呈翠綠色或淡綠色。 骨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貨幣,...
骨貝幣 仿海中貝形而刻,狀如貝殼,正面中間刻一條縫,縫邊刻為貝齒形。1985年出土於都吉台遺址的一座春秋墓中,骨貝盛在一盤內,大小總計200枚。1 ...
銅貝是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商周時期貝幣的種類有海貝、石貝、骨貝、銅貝和包金銅貝。目前考古發現主要有無文銅貝、保德銅貝、包金銅貝、蟻鼻錢等幾種。商...
珧貝是一種人工仿製貝,又稱“蜃甲”、“”、“蛤殼”。用蚌殼刻成的珧貝呈乳白色,形體扁平。兩端較鈍,雙穿,余如骨貝。也有不進行人工雕刻者。 ...
商代貝幣,中國最早的貨幣。最初由天然海貝加工而成,後又出現骨貝、銅貝等。其中,充當貨幣最普遍的天然海海貝為“齒貝”,腹部帶有槽齒,背部隆起,又稱“貨貝”...
仿貝,商周時代(公元前16—8世紀)經濟貿易發展,為彌補自然貨貝流通不足而仿製的石貝、玉貝、骨貝、蚌貝及陶貝等,通稱仿貝。仿貝交換價值約等於或稍低於天然...
蚌貝,是商周時代(公元前16~8世紀)隨經濟貿易發展,為彌補自然貨貝流通不足而仿製的石貝、玉貝、骨貝、蚌、及陶貝等,同稱仿貝,系分別用白滑石、玉石、獸骨...
閩侯縣博物館建於1958年,館內收藏有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3000多件,其中有玉石器、骨貝器、陶瓷器、金屬器、竹木藤漆器、古錢幣、織物、革命文物、文獻、書畫、...
貝幣是一種原始實物貨幣。種類不一,以齒貝最為通行。由於真貝不夠,乃用仿製品,有珧貝、骨貝、石貝、銅貝等。貝幣以“朋”為計量單位,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