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形態產生蛋白質
- 性質:指從脊椎動物骨骼基質中分離提純的蛋白質
骨形態產生蛋白質是指從脊椎動物骨骼基質中分離提純的蛋白質。具有內肽酶(含鋅離子)活性、表皮生長因子模體,同源二聚體之間以二硫鍵相連,屬於轉化生長因子-β家族,能誘導骨與軟骨形成。脊椎動物是有脊椎骨的動物,是脊索動物中最大...
骨形態發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又稱骨形成蛋白,是一組具有類似結構的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屬於TGF-β家族。BMP能刺激DNA的合成和細胞的複製,從而促進間充質細胞定向分化為成骨細胞。簡介 骨形態發生蛋白,它還是體內誘導骨和軟骨形成的主要因子,並在肢體生長、軟骨內骨化、骨折早期、軟骨修復時表達...
骨形態生成蛋白 骨形態生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是1997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7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六分冊》第一版。
《氟對骨形態發生蛋白的作用及其與氟骨症發病的關係》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徐順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本研究系統研究了氟對骨形態發生蛋白(BMP)產生,分布及功能的影響,首次發現(1)氟對BMP具有直接作用,將氟化鈉直接加BMP中會使BMP活性有所改變;(2)以BMP誘導成骨為研究模型,闡明了BMP對...
骨形態形成蛋白4對大鼠遠端肺動脈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影響及其機制初步研究中文摘要 編輯 語音 研究內容和方法: 一、BMP4對大鼠遠端肺動脈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影響 將200-300g雄性Wistar大鼠麻醉後,取出心肺組織,置於顯微鏡下,用顯微鑷和顯微剪刀於顯微鏡下小心分離...
根據骨形態發生蛋白(BMP2)胺基酸序列中誘導成骨的核心功能區,合成一種BMP2活性肽,並與改性聚(丙交酯-co-乙交酯)(PLGA)共價結合,在模擬體液中仿生礦化自組裝生成納米晶羥基磷灰石(HA),研製出類似天然骨基質的具有特定納米自組裝結構和骨誘導活性的BMP2活性肽/納米晶HA/PLGA多孔仿生骨基質材料。
成骨生長性多肽 成骨生長性多肽是2008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定義 一類與骨形態發生有關的蛋白質,分子質量為12~15kDa。屬於轉化生長因子β超家族,多肽鏈通過二硫鍵形成二聚體。引發、促進、調節骨的發育、生長和重建。出處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以所得微球分別負載油溶性藥物(三氯生和地塞米松)、水溶性藥物(慶大黴素、萬古黴素)和蛋白質(人骨形態發生蛋白,rhBMP-2)。經探索,實現了兩種複合途徑:微球表面固定(表面化學途徑)和孔內團聚(物理途徑)。以乳液法製備PLGA微球並分散於水中,將懸液滴加至鈦表面後室溫下真空乾燥2 h。經此處理後,PL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