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歌

《驪山歌》北宋詩人李廌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前半寫驪山華清宮景色,以昔日的富麗堂皇同眼下的冷落荒涼相對照,興亡盛衰之思蘊寓景中。後半議論,插入吳王、楚王、煬帝宴安奢侈導致亡國的歷史事實襯托唐事,將諷今之意抒寫得淋漓盡致。全篇駢散結合,平仄韻交錯,意脈流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驪山歌
  • 作者李廌
  • 創作年代:北宋
  • 出處:《全宋詩》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驪山歌
君門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宮。
人生難處是安穩,何為來此驪山中。
復道連雲接金闕,樓觀隱隱橫翠紅。
林深谷暗迷八駿,朝東暮西勞六龍。
六龍西幸峨眉棧,悲風便入華清院。
霓裳蕭散羽衣空,麋鹿來游虛市變。
我上朝元春半老,滿地落花人不掃。
羯鼓樓高掛夕陽,長生殿古生青草。
可憐吳楚兩醯雞,築台未就已堪悲。
長楊五柞漢倖免,江都樓成隋自迷。
由來流連多喪德,宴安鴆毒因奢惑。
三風十愆古所戒,不必驪山可亡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驪山:在今陝西臨潼縣西。唐玄宗李隆基曾在這裡大修行宮,盡情縱樂。
2.帝:最高的天神。法宮:帝王處理政事的地方,即正殿。
3.復道:高樓或山岩險要處架設的通道、閣道。金闕:飾金的宮門建築物。
4.八駿:相傳周穆王有八匹駿馬,這裡指唐玄宗車駕所用的馬匹。
5.六龍:古代神話傳說為太陽駕車的羲和每日駕六龍載太陽神從東到西飛行。這裡也是指皇帝車駕所用的馬。
6.幸:皇帝到達某地稱幸。峨眉棧:峨眉山的棧道。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160多公里處。這裡指馬嵬坡。安史亂起,玄宗西奔蜀,經馬嵬坡,士兵譁變,被迫令楊貴妃自盡。
7.華清院:即華清宮,在驪山上。
8.霓裳、羽衣:楊玉環為唐玄宗表演的霓裳羽衣曲。
9.虛市:即墟市,集市。虛,同“墟”。
10.朝元:朝元閣,在驪山上,道教寺觀,相傳玄宗時老子曾在這裡出現,又改名為降聖閣。
11.羯(jié)鼓樓:放置鼓樂的樓閣。羯鼓是從羯族傳入的桶裝小鼓,聲音急促高烈。
12.長生殿:宮殿名,天寶元年造於華清宮。
13.吳楚:指西漢寶發動叛亂的漢宗室吳王、楚王。醯(xī)雞:小蟲,即蠛蠓。古人誤以為酒、醋上的白黴變成,故名。
14.長楊:宮殿名,秦築,漢時擴建,因宮中多垂楊,故名。故址在今陝西周至縣東南。五柞(zhà):漢宮名,五柞宮是漢武帝時的宮殿,位於周至縣集賢鎮,因宮內有五柞樹(一說為梧桐樹),其樹蔭蓋數畝之大,故稱五柞宮。
15.江都:今江蘇揚州市。隋場帝楊廣曾在此大興土木,建迷樓,荒淫無度,隋朝隨即滅亡。
16.鴆(zhèn)毒:鴆是一種有毒的鳥,傳說其羽浸酒,飲之即亡。
17.三風十愆(qiān):指三種惡習中的十大過錯。三風,巫風、淫風、亂風。其中巫風二過為舞、歌;淫風四罪為貨、色、游、畋(獵);亂風四惡為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合成“十愆”。愆:過錯。據說,這是商朝初年賢臣伊尹告誡太甲的話。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巍峨的皇宮呵如天宮深有九重,皇帝坐在正殿上理政辦公。
人生最難得的是安安穩穩過日子,李隆基為什麼要來到這座驪山中?
你看那復道在雲霧中連通著座座金殿,樓台隱現出橫在山間的彩色雕樑畫棟。
樹林深密山谷幽暗使玄宗車駕的八匹駿馬迷惑不前,呵,清晨游東山日暮覽西峰駿馬也累得走不動。
當玄宗西奔峨眉棧道經過馬嵬坡,軍中譁變,楊妃縊死,悲風便吹入了華清院。
霓裳羽衣曲一時風流雲散,城市變荒野,麋鹿也可在宮殿的遺址上遊玩。
今日我登臨朝元閣,春天已過一半,但見滿地落花無人打掃狼藉地面。
羯鼓樓高掛著慘澹的夕陽,荒草野蔓叢生在長生殿。
可憐吳王楚王這兩隻小毛蟲竟敢作亂稱帝,宮殿樓台還未建成就已命喪黃泉。
想那漢代也有長楊殿和五柞宮,漢家天子在當時僥倖能穩坐江山。
隋煬帝在江都修成了供他荒淫享樂的迷樓,而他的帝業也就迷失在其中。
從來沉溺酒色淫樂的人都會喪失德行,不知道宴安有如鴆毒,那是因為被奢侈生活誘惑;
歌舞遊獵、聲色狗馬種種惡習都是古代聖賢所戒除的,不僅是因為唐玄宗建造了驪山宮殿才導致亡國!

創作背景

此詩當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宋徽宗趙佶即位不久,便在蔡京等權奸的誘導下,迷戀於聲色狗馬,大興土木,極盡奢侈,把人民逐步推向無以生存的境地。此詩便是作者借題詠驪山及歷史往事來抒發感慨,譴責統治者的驕奢淫逸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詩,通篇夾敘夾議,借古諷今。唐玄宗李隆基曾在驪山大修行宮,與楊玉環盡情縱樂。宋徽宗趙佶即位不久,便在蔡京等權奸的誘導下,迷戀聲色狗馬,大興土木,極盡奢侈。詩人借古諷今,詠唐明皇在驪山縱慾導致安史亂起倉皇出逃事,對宋徽宗重用蔡京等權奸,迷戀於聲色犬馬,大興土木,奢侈縱慾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詩前半寫驪山華清宮景色,以昔日的富麗堂皇與眼下的冷落荒涼相對照,興亡盛衰之思蘊含景中。特別是“霓裳”二句,本是說霓裳羽衣曲,這裡故將它拆散用,一語雙關,以衣裳散落喻貴妃死去,樂聲消失。
後半議論,插入吳王、楚王、隋煬帝宴安奢侈導致亡國的歷史事實襯托、渲染,說明從來沉溺於酒色玩樂的人都會喪失德行,宴安有如構毒卻不自知,原因是被奢侈生活所誘惑;末兩句說明,像歌、舞、遊獵等聲色狗馬之事都是可以導致亡國的事,不僅是唐玄宗建造驪山宮殿這件事而已,將諷今之意寫得淋漓盡致。
全篇語言雄麗,唱嘆深沉,駢散結合,平仄韻交錯,意脈流暢,風格雄放,且議論剴切,與唐人詠史傷情之作相比,另開蹊徑,自成一格,實是一首詠史的典範詩作。

名家點評

現代詩人、文學家霍松林:唐明皇荒淫誤國,導致安史之亂,不僅唐王朝由盛轉衰,而且影響到五代之亂和宋朝的積貧積弱。李廌借驪山的興廢總結歷史教訓,至結尾又推開一步,指出不僅驪山遊樂可以亡國,“三風十愆”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亡國,是有現實意義的。作者作此詩時,宋徽宗正寵信蔡京等奸邪小人,大興土木,沉溺於聲色犬馬,生靈塗炭,國勢危如壘卵。故全詩表面上寫歷史,骨子裡寫當前,激情噴涌,感慨淋漓,極富藝術感染力。(《名家選評中國文學經典叢書·宋詩舉要》)

作者簡介

李廌(1059—1109), 北宋文學家、詩人。字方叔,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陝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詩文風格雄放兀傲。有《濟南集》二十卷,已佚。今本《濟南集》是後人輯錄,僅八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