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擔

駱駝擔

駱駝擔,顧名思義,就是長相像駱駝一樣的擔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駱駝擔

駱駝擔前世
駱駝擔,顧名思義,就是長相像駱駝一樣的擔子。
駱駝擔
關於這個兩頭高聳形似駱駝駝峰的小吃擔,陸文夫先生曾在他的《老蘇州 水鄉尋夢》一文中有過詳細的描述:
“這種擔子很特別,叫作駱駝擔,是因為兩頭高聳,狀如駱駝而得名的。此種駱駝擔實在是一間設備完善,可以挑著走的小廚房……人在兩座駝峰之間有節奏地行走,那熊熊的火光也在小巷兩邊的白牆上歡躍地跳動……”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中所寫芸娘雇的餛飩擔,就是那種駱駝擔。因形似駱駝,人稱“駱駝擔”,蘇州人還管它叫“兩間半”,相當於挑著廚房、吃食店。舊時,鄉村、城鎮的巷子、小路上都沒有小吃食品店,小販走街串巷,賣小吃的竹擔子,也等敬詢懂於挑著廚房間,應有盡有,就會在你嘴饞時,及時送上門。
實際上,這種具有江南特色風味的小吃擔在長三角地區各城市已循樂影經流行少芝寒酷了近百年歷史了。尤其是蘇州、榆舟只訂上海、無錫、常州等地,走街串巷的小吃擔最為普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流動的小吃擔似乎牽繫著昔日普通百姓的每一天生活。
舊時蘇州人的生活與駱駝擔密不可分
從春夏至深秋,從深秋至三九寒冬,每至黃昏,華燈初上,駱駝擔便會出現在街頭巷尾。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擔上的小吃品種繁多,且隨著季節的變化,從鮮肉小餛飩、糯米湯圓,再到桂花糖芋艿、糖粥、糖年糕等等。
那一碗熱騰騰的糖粥,是多少人兒時最熱切的期盼。
駱駝擔
駱駝擔的貨品按照季節不同,盛放的食物也不一鞏疊府樣。
“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舊時江浙一帶的小孩,幾乎人人會唱“賣糖粥”的童謠。蘇州人吳儂軟語,說話好聽,不捨得吆喝,只打擊擔煮駝作響以代市聲,如賣糖粥打木梆,賣圓子打竹筒等。一頭有灶,灶上有鍋,下面放一些柴火,另一頭是裝滿碗筷和各種佐料的小抽屜,餛飩擔來了。駱駝擔主人到一個地方,巷子口、弄堂空地,路燈下、街頭轉角,看看四周的人氣,就把挑擔卸下。爐膛內的炭火是一直生著的,方便顧客隨時停下來要吃熱的餛飩,扁擔的一頭是爐子、碗筷、水桶,另一頭裝著抽屜的貨架,放滿了各種各樣的作料,蝦皮、紫菜、蔥花、油鹽醬醋,一應俱全,擔頂竹節上還吊著一盞火油玻璃罩燈。
豆腐花攤和駱駝擔餛飩
駱駝擔主到一個地方,比如巷口、弄堂空地、街頭轉角,就會把挑擔放下,做起買賣。那一碗餛飩,一碗糖粥,鮮美可口,經濟實惠,可作下午的點心,亦可作價廉物美的宵夜。
冬日深夜,行走在曾經的老蘇州巷口,那駱駝擔爐膛里炭火發出的一縷火光,仿佛是人世間的一點光明,寒風吹來木炭燃燒的煙火味道,在悽厲的北風中讓人無比溫暖。一碗熱氣騰騰的小餛飩下肚,驅走寒意。春日午後,剛睡過午覺,調皮可愛的小孩子一格背聽到“篤篤篤,賣糖粥”的叫賣聲,就會纏著大人去買一碗解饞……這張上世紀30年代的老照片,就是彼時蘇州一處駱駝擔的風景。
駱駝擔
如今,在蘇州及江南各地,走街串巷的小吃擔已基本消逝,但像這樣方便便利的流動小吃,卻有人利用現代科技進行了延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