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英(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分校研究院)

馮曉英(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分校研究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姓名:馮曉英

性別:女

個人經歷:

1980—1984 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分校學生

1984至今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人員

學術職稱:副研究員

研究方向:

社區管理

流動人口管理

城市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曉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分校
  • 性別:女
成就榮譽,安徽農大,

成就榮譽

在研課題:
北京市城鄉結合部流動人口聚居區合作治理研究
北京數位化城市管理和理論視角與完善思路
研究成果:
專著:當代北京流動人口管理制度變遷研究
由城鄉分治走向統籌共治—— 中國城城鄉結合部管理制度創新研究:以北京為例
論文:《對北京流動人口聚居區治理的認識與再思考》、《城市人口規模調控的政策反思》——以北京為例》等28餘篇【來自中國知網的搜尋】
[1]馮曉英. 重視基層社會組織在提升北京民生建設水平中的主體作用[A]. 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C].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266-267-268-269-270-271.
[2]馮曉英. 社會轉型中的潤滑劑——青年組織的新作為[A]. 劉志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C].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8-9-10-11-12.
[3]馮曉英. 城鄉結合部問題的成因與治理思路[A].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C].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4]馮曉英,. 城鄉統籌視角下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與創新——京渝成三市城鄉統籌發展的比較與啟示[J]. 北京社會科學,2012,(1).
[5]馮曉英,. 論北京“城中村”改造——兼述流動人口聚居區合作治理[J]. 人口研究,2010,(6).
[6]馮曉英,. 正視北京人口現狀 促進人口有序管理[J]. 城市管理與科技,2011,(5).
[7]馮曉英,. 統籌規劃配置 促進首都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J]. 北京觀察,2010,(6).
[8]馮曉英,. 城市公共環境秩序管理社會化的路徑選擇——關於建立北京數位化人口管理監督平台的調研與思考[J]. 新視野,2009,(4).
[9]馮曉英,. 公共治理視角下的城市管理[J]. 北京社會科學,2009,(6).
[10]馮曉英,. 對北京市流動人口聚居區治理的再思考[J]. 北京社會科學,2006,(6).
[11]馮曉英,. 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問題[J]. 城市問題,2008,(1).
[12]馮曉英,.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市流動人口管理制度變遷評述[J]. 北京社會科學,2008,(5).
[13]馮曉英. “非典”與流動人口管理模式改革路徑的選擇[J]. 城市問題,2003,(4).
[14]馮曉英. 城市人口規模調控政策的回顧與反思——以北京市為例[J]. 人口研究,2005,(5).
[15]馮曉英. 北京人口規模調控管見[J]. 前線,2005,(11).
[16]馮曉英. 北京城鄉結合部社區建設淺議[J]. 前線,2003,(11).
[17]馮曉英. 經營土地必須兼顧農民利益[J]. 首都經濟,2003,(9).
[18]馮曉英. 北京市城鄉結合部人口管理模式的制度選擇[J]. 北京社會科學,2004,(1).
[19]馮曉英. 北京地區流動人口的演變及其特徵[J]. 北京黨史,1999,(1).
[20]馬仲良,馮曉英. 有關社區的問答[J]. 前線,2000,(3).
[21]馮曉英. 北京社會經濟領域的發展依據與對策[J]. 北京社會科學,2001,(3).
[22]馮曉英. 社區實踐:幾個必須糾正的傾向[J]. 城市問題,2002,(1).
[23]馮曉英. “二元社會”:必須破解的制度性難題[J]. 城市問題,2002,(4).
[24]陳孟平,馮曉英,賴勤. 各國政府農用生產資料巨觀調控的比較研究[J]. 經濟研究參考,1994,(23).
[25]馮曉英. 對北京流動人口中農民問題的調查與思考[J]. 經濟研究參考,1996,(E8).
[26]馮曉英. 加快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副食品有效供應——京郊副食品生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北京社會科學,1997,(2).
[27]馮曉英,. 深化改革與婦女職業選擇——北京郊區農村婦女就業問題思考[J]. 農業經濟叢刊,1987,(6).
[28]馮曉英. 理論研究與調研報告 現階段中國城市社區組織路徑的選擇與思考[A]. .[C].: 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808-815.

安徽農大

馮曉英
性 別: 女
單 位: 外國語學院
專業名稱: 英語語言文學
研究方向: 英美文學生態批評;大學英語教學;英語閱讀;英美文化及跨文化交際
技術職務: 副教授
主要教學經歷與成果:
已經或正在主講的課程: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聽力;大學英語I、II、III、IV;大學英語網路自主學習I、II、III、IV,以及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等
成果獲獎情況:
1. 2011年在安徽農業大學首屆慶“三八”教職工家庭才藝比拼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2. 2011年榮獲外國語學院“教案評比二等獎”
3. 2010、2004年學校年度考核中先後兩次被評為“優秀”
4. 2005年榮獲安徽農業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5. 2001年榮獲學院“教案評比一等獎”
主要科研項目:
1.主持安徽農業大學2009度繁榮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生態批評視閾中斯坦貝克土地倫理之研究”
2. 主持安徽農業大學2008年度重點教學研究項目“自主與技能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3.主持安徽省教育廳2005年度人文社科項目 “美國文學浪漫到迷惘進程中清教地位的變化研究” (2005sk124)
4.主持安徽農業大學2003年度校長基金項目 “英語閱讀輻射作用的研究”
5.參與(主要成員)2012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級重點人文社科項目“生態視角下美國文學中的身份悖論”(SK2012A049)
6. 參與(第一參與人)2010年安徽省省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英美文學多元互補教法體系建構與實踐”(20100286)
7.參與(第一參與人)2004年度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 “文化認知和漢式英語的關聯研究” (2004sk060)
主要科研成果
1.“顛覆他性回歸本真——《憤怒的葡萄》中的女性策略和土地倫理”,《外語研究》, 2011(2) 2.“技術、2.情感及其相互融合——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現狀與內涵重構”,《阜陽師範學院
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3.“從浪漫走向失落——美國文學中清教理想主義表征及其隱退”,《淮北煤師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
4.“英文寫作中漢式英語的文化與思維淵源探析”,《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5(5)
5.“英漢委婉語的產生淵源”,《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1)
6.“西行還是詩意地回歸:《憤怒的葡萄》生態緯度之追問”,《外語研究》2009(1)(第二作者)
7.“兼收並蓄之美:《憤怒的葡萄》另一種解讀”,《譯林》2008(2)(第二作者)
代表性論文論著
1.參與編寫(副主編)《新理念大學英語泛讀教程》第一冊,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8
月出版
2.參與編寫大學英語高級拓展系列讀物《博通英語·知識篇》,安徽科技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3.參與編寫(副主編)高級英語讀物《世紀焦點》,安徽科技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4. 參編“十五”校內自編教材《英語拓展閱讀》,2003年安徽農業大學教材科組織印刷發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