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傳統組方及工藝

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曾名為“萬應藥酒”,由廣東新會人馮炳陽於萬曆年間所創製,其子馮了性在佛山鎮正埠渡頭開設藥鋪,不斷研究、改進藥酒配方,並將藥酒更名為“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佛山忠義鄉志》即有關於馮了性藥鋪主營藥酒的記載。19世紀以來,馮氏家族不斷擴展經營,先後在廣州、上海、浙江和香港等地開設店鋪。

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傳統組方由27味中藥構成,包括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消腫止痛之效的丁公藤;益精滋腎、健脾祛濕等功效的黃精、補骨脂、雲靈脂、菟絲子、山藥、白朮;輔以祛風散寒、利水祛濕、通絡止痛的麻黃、桂枝、杏仁、羌活、白芷、蒼朮、澤瀉、蠶砂、沒藥等;配以涼血、活血、行瘀的牡丹皮;驅風除痰的豬仔皂;理氣止痛的香附、厚朴、木香、陳皮、小茴香、枳殼等。諸藥配伍能驅風除濕,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主要用於風寒、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打損傷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傳統組方及工藝
  • 創製者:馮炳陽
  • 申報地區:佛山市  
工藝特徵,傳承保護,

工藝特徵

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傳統組方及工藝以丁公藤為主藥,占藥材的絕大部分,針對其味辛、性溫、有小毒的特點,將其與當歸、川芎、補骨脂等中藥材混合蒸煮,使藥性和合,以降低毒性。藥酒浸泡以白酒為主,以冷浸漬法為其核心工藝,浸漬過程中嚴格把握時間、溫度等條件。因藥酒浸泡的藥材比例較大,為保證藥物有效成分的充分析出,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傳統工藝多採用定期人工抱罐搖動的方法,確保了藥酒的藥效。

傳承保護

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以其獨特的傳統組方和製作工藝在佛山世代相傳,並始終堅持選料正、炮製精、價格廉宜的經營理念,廣為城鄉坊間民眾稱讚,建國後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所收錄,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傳統組方及工藝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近年來,由於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主要原料野生丁公藤已十分稀缺,嚴重影響到該項目的傳承和發展;此外,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的相關古籍史料和文物等散失嚴重,亟待加以搶救、挖掘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