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喬木,高可達40米;樹皮灰白色;小枝圓柱形,乾時灰色,先端疏被黃白色絨毛或無毛,老枝具多數突起的花束殘跡。
葉互生,密聚於小枝先端或星散,薄革質,長圓狀倒卵形,長(10)17-30厘米,寬(4)6-10厘米,先端鈍漸尖,稀圓形至鈍,基部楔形,兩面無毛,上面橄欖色至褐橄欖色,具光澤,下面色較淡,中脈在上面微凸起,在下面很凸起,微紅黃色或黃白色,側脈6-12對,成45-55度上升,上面明顯,下面凸起,第三次脈橫向,互相近平行;葉柄長1.5-4厘米,上面平坦,下面圓形,無毛。
花3-10朵簇生葉腋;花梗長2-3毫米,被淡黃色柔毛;花萼裂片圓形至廣卵形,長 2.5-3毫米,外面被淡黃色柔毛,內面無毛,在內面的裂片邊緣膜質和流蘇狀;花冠長2.5-4.5毫米,綠轉白色,冠管長1-3毫米;能育雄蕊長1-1.5毫米,著生於花冠喉部,花絲細,長0.5-1毫米,花葯卵狀心形,長約0.5毫米,基著;退化雄蕊線形,長約1毫米,被淡黃色柔毛,具密被淡黃色長柔毛的花盤,花柱圓柱形,長2.8毫米,柱頭不明顯。
果球形,徑約4-5厘米,幼時綠色或綠褐色,熟時變黃,千時褐色,先端圓,無毛,果皮肉質;種子2-5枚,梭形,側向壓扁,長2.5-3厘米,寬1.2-1.3厘米,種皮褐色,具光澤,疤痕狹長圓形。
花果期全年。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180米的密或疏的雨林及灌叢中。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果甜可食。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